文化艺术研究的论文(集锦16篇)-九游会棋牌

| 皓子

【简介】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文化艺术研究的论文(共16篇),希望大家喜欢!在此,感谢网友“皓子”投稿本文!

篇1:文化艺术研究论文

广彩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用景德镇的素白釉瓷为胎,加以彩绘后烧制的釉上彩绘瓷器,其生产始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我国清朝“海上丝绸之路”著名的外销瓷器品种中的一种,也是我国优秀的釉上彩瓷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广彩是典型的装饰艺术陶瓷,特别是其瑰丽且兼具中西文化色彩的纹样,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一项文化遗产。

一、广彩的起源与发展

广彩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的中西陶瓷贸易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釉上彩瓷,只是初期制作广彩的师傅、颜料、素瓷都来自景德镇,并且依照景德镇的纹样来加工,故广彩的特色并不明显。

到了乾隆、嘉庆时期,广彩才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并得到了社会认可。

当时的广州工匠借西方的“金胎烧珐琅”技法,用进口材料创制出“铜胎烧珐琅”,后来又把这种技法用在从景德镇运来的白瓷胎上,成为珐琅彩,这便是广州彩瓷的萌芽。

织金彩瓷是最早的广州彩瓷珐琅彩产品,因为它的高贵艳丽,广受中外贵族、富豪的喜爱。

起初,广彩只是根据欧洲商人带来的特定图案进行绘制,用于外销。

到了明朝,彩瓷在艺术特征上与西洋绘画的手法相结合,并绘上了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图案。

最常见的构图是用花边图案围出若干形状各异的空格,在空格内绘制花卉、风景和人物,也有不设圈格的,进行满花彩绘,表现一花多姿、百花齐放的图画。

19世纪,在中美开展贸易往来的过程中,美式广彩的装饰出现了新的内容,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并且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开始用中国缎锦纹样作为瓷器装饰,并形成了织金彩瓷的独特风貌,广彩的装饰艺术终于发展成熟了。

广彩既继承了我国传统彩绘瓷器的艺术风格,又融合了西洋画法,在众多的彩瓷中标新立异,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在施加金彩之后更加绚彩华丽,故以绚彩华丽、金碧辉煌而闻名于世。

二、广彩中的岭南风情

广彩多用于外销,虽然受西方文化艺术特色的影响,但装饰内容带有中华民族特色。

广彩的装饰题材十分广泛,包括具有中国传统特点的各式花卉图案、带有吉祥含义的花鸟蔬果、有着洛可可风格的折枝卷草、仿制欧洲铜版画的动物纹,以及描绘世俗生活的中式人物纹和西洋人物纹等,其中人物纹最为丰富多彩。

而带有岭南绘画风格的广彩作品所绘内容基本上是以人物、山水、动物为主。

广州处于岭南文化中心,岭南文化绵延至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其中,人物纹最为丰富多彩。

广彩人物纹又分为中国人物和西洋人物,大多是描绘世俗生活场景,其中西洋人物中也有取材于神话传说、宗教题材等。

而清末民初带有岭南绘画风格的广彩作品内容主要源于中国传统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佛道题材以及文学题材,表现世俗生活场景的则较为少见了。

与此前的广彩人物纹相比,具有岭南绘画风格的广彩作品画面简洁雅致,人物笔简神全,人物数量不多,情景也简单了许多。

风景纹有中式和西式之分,其中多是将自然与建筑结合。

这段时期的广彩绘法受岭南绘风影响,山水风景作品与传统中国山水画相似,以树木、河流、山川、房屋、人物组合为主。

还有一些广彩的风景作品不单只是描绘山水,还会增添一些人物,使山水风景更具生气。

动物纹是广彩中的一个重要装饰图案纹样,但作品较少,主要有鹿纹,也有少量龙凤纹,其余基本是花鸟作品。

这些动物纹往往是富有寓意的,并且色彩鲜明,极富洛可可的艺术风格。

因为受到岭南绘画注重写实的影响,清末民初时期,单独描绘动物的广彩作品有所增加,表现手法也不再是图案化,而是更加接近中国传统国画中的动物形象,一般比较写意。

三、广彩的表现形式

受岭南绘画影响的广彩除了描绘的内容与以往不同之外,表现形式也与之前有很大区别。

如在画面的布局排列上,嘉庆时期以前的广彩是构图繁密和舒朗两种风格并存;道光时期以后的广彩则以繁密为主,很少留白。

受岭南画派影响的广彩作品很少会在器物的边缘加上边饰,即使要加,也非常简单,如用红、绿、墨彩所绘网格纹或一小圈锦地花卉纹,其边饰与以往的龙凤纹、锦地开光纹、各种带状图案纹等繁复华丽的边饰相比,更为简洁。

另外,岭南画派注重布局与意境,一改广彩山水风景配以边饰的习惯,借鉴中国传统国画的构图形式,在器物构图上随意伸展,自由穿插,更加凸显山水画的意境和主观情趣。

广彩作品一改以往的惯用绘法,不再采用边饰和开光,构图也变得简洁明快,画面有较多的留白,不再繁密,瓷绘内容也基本都是文人画的内容,并加上署名款和印章。

在发展初期,广彩用色受景德镇瓷器影响较大,所以当时生产的广彩大多颜色素雅,但到了繁盛时期,因融合了西洋画法,广彩开始变得华丽繁缛,广彩绘画也以浓彩厚涂为主。

19世纪中期以后,广彩达到了繁盛阶段,并形成广彩鲜明而独特的风格,“织金”就是对广彩这一独特风格的准确描述。

到清末民初时,岭南画派的画家开始加入广彩的创作,并在广彩绘画中融合了中国传统国画的技法,颜色变为清新素雅。

一些广彩山水纹盘受景德镇瓷器的影响,画面中出现了类似浅绛彩和新彩的特点。

鼎盛时期的广彩,因装饰效果的需要,瓷绘线条均是粗细均匀的轮廓线,仅起到定型作用,并不是为了美观,这与写意多变的线条渐行渐远。

逐渐演变成一种与传统中国画式的瓷绘方式不同的装饰风格,尤其到晚清时,画法更是粗率。

到了清末民初,受岭南绘画影响,文人开始注重笔法、意境的画法,笔法从以前的工笔为主演变成半工笔半写意或是以写意为主。

此外,受西方古典油画的影响,文人把中国传统国画的写意手法运用到广彩的作品中,也有运用写实手法的。

四、结语

广彩是从中国传统釉上彩的母体中诞生的,它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并且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富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开创了一个时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岭南画派的参与,促进了广彩地域特色的形成,丰富了光彩瓷器的绘画样式,同时也提高了广彩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林蓝,赖荣幸.岭南地域美术设计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中心[j].美术学报,,(1).

篇2:文化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文化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核心所在。

地方高校应把对本土文化艺术的研究作为其首选的研究对象,利用高校自身的人才优势来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艺术。

关键词:本土文化;高校优势;传承创新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随着经济活动对文化艺术创作的影响越来越大,极易造成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同时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也促使文化艺术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使人们对文化艺术产品的`需求也较以往产生了重大的转变。

在市场与文化观念双重变革下,作为市场相对狭窄的许多原始的本土文化传统正在急剧消亡和改变。

文化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核心。

一个国家的本土文化如果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荡然无存,那么,这个国家在精神层面上就不存在了,现在转型期的中国正面临着这一严重问题。

中国国土广袤,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了不同文化艺术,这些数量巨大的文化瑰宝共同形成我国独特的文化艺术特征,而今这些地方艺术形式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正在消亡,以戏曲为例,据统计,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的戏曲剧种由原来的近800种减少到200种左右,75%的戏曲剧种已然消失。

只有我们从地方艺术的发掘与保护上做起,才可能把我国本土文化艺术的价值共同做大、做强,而地方高校在本土文化引领方面的作用需要大力加强。

大学各种职能的确立与发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符号,现今利用地方高校的优势领导社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一个新职能,具有价值观角度的教育本质论的理论依据。

如若把本土文化艺术的研究作为地方艺术高校或高校艺术院系首选的研究对象,那么我们可以利用高校的一系列优势来发掘和弘扬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源集中,中国的各类高校聚集了80%以上的社科力量、高校的专业教师与学生队伍可以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地方高校作为科研与教学的一线,对于本土文化艺术价值的发掘是具有使命的,其优秀的人才储备与组织形式对于课题的开展具有天然优势的。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高品质专业人才,地方高校的师生很大程度来源于本土及高校所在区域及周边地区,对于自己家乡是充满感情并无比熟悉的,在本土文化的理解上也比其它文化背景下的人更加深沉和强烈。

以我校的美术学院的版画课程为例,本地的常宁版画与邵阳滩头年画以及湘西的傩戏都是课堂教学中常常例举的具有湖湘文化代表性的造型元素,在这些课程的开设中,

籍贯使来自这些地方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迅速进入教学状态,对很多对其他地区来说比较陌生的艺术元素和生活场景都非常容易理解,

同时由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情怀对这些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产物都十分的熟悉与自豪,在课堂中都表现的非常积极与主动,

能够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全面甚至是非常有独到见解的回答,在课堂问答和讨论的环节中气氛热烈、畅所欲言,

充分体现了地方高校大部分学生对本土文化艺术的熟稔和热爱,这是一种学生在发掘本土文化艺术价值的时候所自然散发出来的天然的热情,同时这种热情在收集与之关联的资料时也能充分发挥本地人的优势,在工作的开展中过程往往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高校各类学科齐全,能够全面的在本土文化艺术价值的领域进行深度研究,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探寻,同时全方位多学科的研究方式也能带来集思广益的效果,极有可能为本土艺术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带来新突破、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多年以来,我们在许多领域的研究一直是以课题领域所在的学科作为主要研究重点,然而科学在21世纪以来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与技术的融合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渗透,这使科学更加变成了一项社会综合事业和工程。

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也成为研究的大趋势。

以本土文化为代表的艺术价值的体现不仅仅是简单的社会科学,也是重要的自然科学。

例如湖湘文化研究,其本身就是艺术、宗教、经济、民族、民俗、社会历史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非某一个领域能够单独完成的研究,只有依托高校在学科方面的优势,才能全方位的开展研究。

例如在讲授湖湘文化的课程中常常涉及到美术、民俗、音乐、文学等学科,这些交叉学科的教学不是某一个领域的教师可以胜任的,需要利用各学科的合作将教学与课题的研究相结合才能使研究的深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能够促使人格的完善和潜能的挖掘,通过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可以使学生发现新的研究课题并能够通过新课题的设立为学生打开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本土文化的传承都是十分有利的事情。

因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是要激活主体,高校的师生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深受先进文化的感染,理应站在文化传承创新的最前沿,充分释放其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

篇3:文化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环境赋予了不同艺术形态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艺术形式也无不带有鲜明的地方气息与特色。

戏剧艺术也不例外,它的生存和发展与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这种富有地方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人民大众,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表演给人们带来了别样的审美感受,使得戏剧艺术广受人民大众喜爱,深入人心。

然而,随着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同时,也给戏剧传统的文化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冲击,戏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危机。

传统戏剧究竟何去何从?笔者试从传承角度浅析对豫剧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河南豫剧;文化传承;文化生态

一、对豫剧源流的考证是传承豫剧文化的基础

关于豫剧的起源,说法众多,因其是梆子腔戏的一个重要分支,后者一直沿用了对豫剧“河南梆子”、“梆子戏”等的称呼,如河南豫剧理论家马紫晨先生在其著作《豫剧源流辨析》中提到:“直到建国初期,由于受当时剧坛风尚之影响,豫剧雅号才日趋通行。

”对于豫剧的源流考证说法也较为不一,简单可以概括为“本土说”——起源于清朝时期流传至今,。

“西来说”——起源于陕西秦腔和山西梆子,笔者此处不多做赘述。

作为梆子腔系重要支脉的豫剧艺术,在其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已经走过了近300多年的历史,它依托中原大地的宽阔文化胸怀,借鉴、吸收、揉合其他艺术门类之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魅力,也由支离分散的弱小状态发展成为中国五大戏剧种类之一。

篇4:文化艺术研究的论文

摘要:粤北位于岭南山地的中段,是广东客家人的居住地之一。

这里盛产茶叶,有着极具地域特色的采茶民俗,丰富的茶事活动充分展现了当地茶农淳朴自然的生活风貌。

本文通过对粤北采茶民俗及茶文化艺术形态的介绍,以期对民族传统茶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粤北;采茶民俗;茶文化

粤北位于岭南山地的中段,是广东客家人的居住地之一。

这里风景秀丽,景色怡人,是茶叶的盛产区。

他们整日在山间劳作,与自然亲近,形成了善良淳朴、勤劳勇敢的性格特征。

茶农们在种茶、制茶的劳动过程中,也创造出了一系列与茶有关的艺术活动,例如茶采曲、采茶舞等表演形式,既丰富了当地的茶文化,也凝聚了丰富的艺术财富。

粤北采茶民俗中的采茶曲不仅唱腔优美,而且充满了生活情趣及浓郁的客家风味。

粤北采茶民俗在清代就有很多记载,采茶民俗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

粤北采茶戏最初的曲调来源于赣南和闽西地区,之后又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极具特色的戏种。

由于这一戏种与当地的民谣在旋律与艺术特征上十分相近,粤北采茶民俗与赣南等地的采茶民俗也十分相近,因此,这一戏种很快地融入到当地社会生活中,虽然各地的采茶民俗的艺术特点十分相似,但是由于语言差别较大,茶文化艺术形态也各具特色。

粤北采茶民俗所运用的是当地的客家方言,演员们歌舞相伴,旋律活泼灵动,格调清新自然,与当地民众的生活现状十分贴近,因此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粤北采茶曲不仅提升了戏曲的艺术欣赏力,而且对粤北地方采茶文化的流传与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粤北采茶民俗特色

粤北地区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这里的茶农在田间耕作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茶事动作,充分展现出了茶农丰富的创造力。

在粤北采茶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采茶歌,早期的采茶歌发展于赣南等地,无论是内容还是旋律上都极具传统民间特色。

从表现内容来看,采茶民俗中大部分描写的是山水风光以及茶农的劳作活动和感情,内容丰富而广泛,真实自然。

与此同时,还融合了许多当地的民间小调和山歌,丰富了采茶歌的曲调。

其中最具代表的采茶歌是《采茶谣》,这也是最早的采茶曲之一。

粤北采茶民俗中包含了许多茶文化历史,其中刻画了不同的人物思想与心情,在采茶民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牡丹调》。

《牡丹调》是粤北采茶曲中最具音乐表现力之一,也是采茶调北路曲调的重要唱腔,在许多流传甚广的采茶民俗中都有广泛运用。

在采茶戏《卖杂货》中,仅《牡丹调》一个曲牌就唱了25分钟,可见此曲牌运用之频繁。

在20世纪80年代,地方采茶民俗的发展日渐繁荣,人们对于茶文化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粤北许多现代采茶民俗都被不断挖掘出来,即使是当前网络繁荣发展的时期,

采茶民俗也被运用到各种场合中,由此可见,粤北采茶民俗有着强大的表现力,极大地提升了茶文化的发展。

采茶民俗面对的大部分是农村观众,反映的也大部分是农村题材、因此采茶民俗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采茶歌和采茶戏的剧目和作品也越来越丰富,采茶曲的内容与旋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茶文化艺术形态的不断发展中,传统而古老的采茶民俗也被赋予了多样化的情感表达。

茶文化的艺术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其中细微的差别情绪也有了更多要求。

因此,在许多采茶民俗活动中,为了满足各种演出的需要,传统的采茶曲、采茶戏等艺术形式也不断变化,经过更多不同手法的处理,变得更加真实自然,进一步突出了茶文化的艺术特色。

在采茶戏《借婚记》中有一场描述的是乡长在得知集体婚礼是做假之后,为自己的错误决定而羞愧不已。

在这段采茶民谣中,人们可以从采茶活动中感受到古代茶事活动的重要地位,同时以茶入景,对人物了解更为深刻,不仅能够从中感受到茶的意境,同时也使观众更容易投入其中,感受到人物的心理变化。

采茶曲《寻梦》在采茶戏《人生路》中的运用,也充分地展现了主人公心事重重的内心活动,使人们对于独特地域的茶文化特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对采茶民俗的了解以及茶艺术形态的感知更为深刻。

2粤北茶文化的艺术形态

在粤北农村,广大群众对茶事活动十分喜爱,于是以茶事形态为原型,创作了大量的茶事艺术,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采茶民俗。

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民俗来自于现实生活,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和小人物都编进了采茶民俗中,而其中所使用的动作和对白真实而自然,尤其是粤北客家话的运用,更加通俗易懂,活泼亲切。

粤北茶文化的艺术形态极具地方特色,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夜偷寒衣》里,主人公不想做衣绣花,却不得不做,她边做边唱:“手拿绣花针,像有七八斤,打开花样看,横竖一大捆。

绣龙不像龙开口,开口就要咬死人”,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很有趣味。

除此之外,在对一些采茶民俗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有较严格的要求,所以,在采茶文化的艺术形态上也要做到动作语言的准确和清晰,要熟练掌握其文化特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茶文化语言,发挥其内在的情感诉求。

茶文化与艺术的结合也是丰富多样的,采茶民俗包括了广泛的茶事表演活动。

从茶事活动的表演到采茶戏曲的演唱,是采茶民俗最常见的形式。

由于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茶艺表演形式,人们将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与对话都编入了民俗之中,例如采茶曲的演唱伴奏等,演员们可以单演唱,也可以搭挡演出。

这些演唱中会有衬词衬句,能够使演唱的`气氛更加欢乐,以此来突出不同的角色,达到丰富的艺术效果。

在采茶民俗表演中,有许多说唱的表演,风格也很丰富,这些表演生动地展现了客家语言的浓郁特色,不仅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而且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将方言融入到采茶民俗中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因此,极具特色、幽默诙谐的地方语言使茶文化艺术更加隽永深长,使观众能够从中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3粤北采茶民俗的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茶文化的发展与民俗的融合越来越紧密。

在采茶民俗中,茶戏和茶舞等表演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配合不同的情境,无论是韵律还是内容风格都是丰富多样的。

采茶民俗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采茶歌舞的发展也是如此,从表现内容方面看,采茶歌舞大多描写的是茶区的山水风光和茶农们的生活劳作。

在粤北采茶民俗中,采茶歌舞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器乐伴奏,有歌曲伴唱,这种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更易于观众接受和喜爱。

在茶文化艺术形态中,粤北茶农们在摘茶采茶过程中的动作与形态,以及在劳作中传唱的茶歌,与当地的民俗结合在一起,发展成为了一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茶篮灯”,

这种表现内容主要是表演者要身穿采服,挎着扇子和竹篮,表现与茶相关的活动,例如上山、下山、种茶、摘茶等,这种形式主要是地方采茶民俗极具茶事知识的人来展现。

比如《小卖杂货》里的民俗特色,整个人物的动作显得更加活泼生动,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粤北采茶民俗中,有许多艺术类别都需要运用独特的表现形式,使采茶活动更具艺术表现力。

在粤北民俗中,由于采茶歌舞的艺术特点丰富,内容形式十分贴近百姓生活,富有生活情趣,因此也充分地展现了茶农们的劳动生活。

这些来自于生活中提炼的表现形式,格调清新,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4对茶文化艺术发展的建议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将茶文化融入艺术范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茶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粤北采茶民俗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在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茶文化艺术形态从最初的单一发展到后来丰富多样,内容广泛的题材内容,使茶文化艺术的表现力更为丰富。

无论是传统民俗还是现代民俗,茶文化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出于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对粤北采茶民族的关注,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为茶文化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以促进粤北民俗的传承和发展。

首先,茶文化艺术的发展要获得长远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实力,即茶文化本身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使其能够在不同的艺术活动中加以运用,同时能够加强宣传影响,

将粤北民俗能够不局限于地域性,向外部延伸,让更多喜欢茶文化艺术的人了解这一民俗文化,通过广泛传播,使粤北民俗的运用范围更加广泛。

其次,在实际推广时,虽然使用的是当地的客家方言,但是仍然要运用规范的字音,不能破坏了民俗的艺术特色,从全新视角来解读粤北民俗文化。

在茶文化艺术发展中,民俗特色发挥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各种茶艺表演中,要充分展现民族茶文化的影响力。

最后,要重视粤北民俗的科学发音,虽然采茶民俗来自于传统民间,但应从理论上加以科学规范,建立正常的认知概念,在科学的指导下展现出粤北采茶民俗和民族茶文化艺术浓浓的地域韵味。

综上所述,粤北采茶民俗作为地方茶文化艺术形式,充分形象地展现了当地茶农自然淳朴的生活风貌,通过对粤北采茶民俗的特色分析,不仅能对中国传统艺术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对于促进中国传统茶文化传承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许讲真.汉族民歌润腔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傅瑾.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篇5:文化艺术研究的论文

摘要:环境赋予了不同艺术形态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艺术形式也无不带有鲜明的地方气息与特色。

戏剧艺术也不例外,它的生存和发展与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这种富有地方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人民大众,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表演给人们带来了别样的审美感受,使得戏剧艺术广受人民大众喜爱,深入人心。

然而,随着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同时,也给戏剧传统的文化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冲击,戏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危机。

传统戏剧究竟何去何从?笔者试从传承角度浅析对豫剧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河南豫剧;文化传承;文化生态

一、对豫剧源流的考证是传承豫剧文化的基础

关于豫剧的起源,说法众多,因其是梆子腔戏的一个重要分支,后者一直沿用了对豫剧“河南梆子”、“梆子戏”等的称呼,如河南豫剧理论家马紫晨先生在其著作《豫剧源流辨析》中提到:“直到建国初期,由于受当时剧坛风尚之影响,豫剧雅号才日趋通行。

”对于豫剧的源流考证说法也较为不一,简单可以概括为“本土说”——起源于清朝时期流传至今,。

“西来说”——起源于陕西秦腔和山西梆子,笔者此处不多做赘述。

作为梆子腔系重要支脉的豫剧艺术,在其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已经走过了近300多年的历史,它依托中原大地的宽阔文化胸怀,借鉴、吸收、揉合其他艺术门类之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魅力,也由支离分散的弱小状态发展成为中国五大戏剧种类之一。

笔者认为,在优秀文化艺术面临传承危机的时刻,我们豫剧艺术文化研究者首要任务就是辨析其流传源流,从根本上寻找传承生态遭到破坏的原因,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二、豫剧的发展离不开其精神来源——民间艺术

豫剧以其别样的艺术魅力影响着生活在中原大地的人们,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后,这种艺术魅力不但没有消减,反而在漫漫长河中逐步壮大起来,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五大剧中之一。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豫剧的表演艺术表达了老百姓对戏剧艺术的审美心理需求外,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成为豫剧鲜活生命力的重要来源。

在对豫剧艺术形式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从豫剧脚本的创作、演员的表演到唱腔的处理等无不流露了豫剧与中原大地各种民间艺术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豫剧在形成自己独特唱腔之初,无论从剧目选择,还是声腔处、弦戏、卷戏等剧中的影响,在表演艺术上也能看出来对它们的借鉴与继承。

如豫剧里的身段功夫折射了对卷戏、罗戏的借鉴,而刀棒功夫则是对弋阳腔的借鉴。

随着对豫剧艺术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发现,著名唱段“抬花轿”选段中的掀轿帘、耍手帕、玩扇子等动作中可以找到秧歌的身影。

篇6:大学生形体文化艺术研究论文

大学生形体文化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培训教学实践的大学生的外在美,培养良好的举止,仪表、修养,加强人们的素养和教育是一个重要的体育教学任务。本文论述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和锻炼方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形体训练;作用;方法

形体是一项比较优美、高雅的健身项目,主要通过舒展优美的舞蹈基础练习(以芭蕾为基础),结合经典、身韵、民间和各个民族的舞蹈进行综合训练,可塑造人们优美的体态,培养高雅的气质,纠正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可以说它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它起源于芭蕾、舞蹈、体操的基本功训练。适合的人群比较广泛,尤其适合女性。目前在许多高校,形体训练逐渐地成为了体育课的黄金搭档,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通常认为形体训练的作用为:

1、体能训练、身体的外部环境刺激。刺激的连续的特点,协调,速度,力量,使身体处于运动的状态。这种状态的中枢神经将准备动员各种器官和系统的协调和配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神经活动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此外,培训形式还需要行动迅速和准确;和快速和准确的行动可以通过大脑的命令下来。先进的大脑中枢神经的一部分。形体训练,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建立一个快速、准确响应类型反应,和大脑随时纠正行动,精细运动信息的存储。后经常反复刺激,改善人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使大脑更聪明。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大脑工作能力的功能,使其更健康和聪明。

2、形体训练对于矫正体型有很大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有很多人虽然毕业成绩优异但由于形象气质不佳而被聘用单位拒之门外,因此有了前车之鉴后,他们,她们也都开始疯狂的开始寻找打造自己完美形象的大门。故而,瑜伽和健美操便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3、形体训练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形体训练得当了,她们完美的身形塑造出来了,使得大学生对自己的信心也提高了,面对外界的挑战也不会因为不自信而out了。这样对于很多毕业求职者无不是一种鼓励,这样她们也才可以发挥出更好的实力,同时从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造福社会的举动。

4、对于国体教育,有很多大学生的健康已经受到了隐患。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伤,大学之后一个与之不同的生活开始了,形体训练便成了很多人的寄托,在这里他们可以放开身心,寻找属于自己的快感,这里何不是她们的加油站?同时,这既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内生活,也是增强体魄的好方法之一。

5、形体训练在增加学生能力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体体现在双人完成组合动作的章节中;心理承受能力,具体体现在基本功训练的章节中;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行走练习、创编健美操和舞蹈章节中;敢于表现和善于表现的能力和鉴赏能力,具体体现在各章节练习内容和练习方式上。不过我还是要说形体训练固然重要,但万不可过度。我们知道瑜伽是备受国际青睐的塑身活动,可是亦有个别人,由于过度偏爱而“走火入魔”,有的人练瑜伽甚至开始不分时间地点:汽车顶马路边屋顶都可以成为她们洒脱的地方,殊不知害人害己?形体训练这门课程可以培养我们的外在气质和内在修养,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来。总的来说,形体的好处在于提供了一条从内在外在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方式。内敛的人学习爵士可以更加自信,更乐于表现自我;奔放的人学习芭蕾可以更加稳重,更能表现出落落大方。弥补性格中弱点的人,才更具魅力,才能更加充分地体现出自我的价值和意义。基本站立姿势,手脚位置和练习,舞蹈步法结合实践和基本技能实践的`酒吧垫系列。主要实践的基本姿势,训练正确的站,坐,行走,跑步,头面部动作和性能。基本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各种各样的运动行为之美。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年轻的人们倾向于忽视形体训练,所以经常出现不直身体,胸部,概述了一边肩膀脖子,腿弯曲和其他不健康的身体。通过形体训练,从实际出发需要练习一段时间,会建立一个健美的身体姿势。头面部动作,别人是最重要的方式来表达人类丰富的情感,通过体育锻炼,使其有正确的姿势和性能,为了丰富美丽的头部姿势和表情的脸。外部和内部培养人的美,和谐和统一,健身俱乐部锻炼的形式训练,不仅使用芭蕾舞,舞蹈,体操伸展运动训练身体的优雅姿态,而且传播他们优雅的艺术精华,发展文化的内涵,对人类精神之美和形式统一,有助于提高从业者的现代气质和优雅的风度。

篇7: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研究论文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研究论文

一、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联系

1.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伊苏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文化也随之不断迈进,并烙刻着某时代的特征。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所积淀的产物,文化已成为整个国家及民族赖以维系的物质基础。而在大形势背景下依靠各民族祖先形成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都带上了一定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这也就契合了群众文化与当代文化发展的需要。包括民族服饰、诗词古经。思想观念等在内的民俗民间文化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某历史时期的群众文化的展示。在历史车轮向前的滚动中,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不论是抱残守缺,还是不断更新进步,它们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都对当时社会、经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特色鲜明的民族民俗,都是我国的民间文化的艺术风格、气质的反映。而它的所有,追根溯源,都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的要求下,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停留于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更要注重对它的整合、创新与发展,使其跟上时代的脚步,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2.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对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艺术具有重要作用。

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的传递,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在我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进步和传承中,很多都以某种比较固定的形式传承下来,并保存了它们原有的特点。比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受人喜爱。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并广布五湖四海。这就对我国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继承了传统的基础上,群众文化也不断进行着自身的拓展与创新活动。为了使我国新时期的群众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政府方面也应高度关注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群众文化对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它的保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事关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对其必须充分重视。

3.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在我国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建设的新时期,对传统优秀文化继承的同时,我们还应对其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使之与群众文化得以更好的融合。由于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民族民间民俗艺术文化,在新时期经济发展进程中,并不会无故消亡,因此,我们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其加以保护和继承,以此最大性的发挥它的功能与效用。对于当今我国的一些法定节假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传统文化遗留的产物,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时间去感受传统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魅力,并用批判的眼光,取其精华,去之糟粕,实现我国优秀民间民俗的承接与发展。同时,我们不应固步自封,要用世界的眼光,汲取外国文化精华的部分,使之与我国传统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相结合而发展。群众文化在与新时期发展特点的结合中,它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例如以前的祭祀神灵至今的庆祝丰收,逐渐演变为一种平常都能够进行的娱乐活动。在这种演变过程中,不仅对传统文化赋予了其时代的特色,而且表达了一定的思想内涵,实现了继承中的创新与发展,满足了新时期人们对群众文化提出的更高要求,推动了群众文化迈向一个新台阶。

二、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与群众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化经济不断的发展中,消费民俗学、经济民俗学也随之兴盛起来,并成为一股潮流,从而引起许多相关学者的关注。并且怎样有效开发与利用民俗文化成为很多人所重视的一大现实问题。基于这一现实问题,使其发展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形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全球化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者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发展对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反作用。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对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对西部大开发战略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并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实用性。因此,为了利用好它的这一功能,我们要从它的传统文化影响力入手,把我国的服饰、餐饮等行业不断向前推进,使之成为最具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先进文化。

总的来说,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对当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把这些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当代社会人们对文化的信需求,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把新型的文化色彩应用其中,使文化的多元化得以更好的展现。

篇8:庙会背景文化艺术特质研究论文

庙会背景文化艺术特质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江苏地方庙会文化艺术的生存背景空间是江苏文化。江苏文化以其地理气候空间、经济条件及社会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质,以其区域特色的不同而体现为四大文化区,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并因之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江苏庙会文化艺术。

[关键词]庙会文化艺术 文化空间 江苏文化区域 文化特质 审美特征

庙会是以先祖神灵祭祀及宗教信仰为核心的、以庙堂为基础活动平台的、融合经济贸易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民间社会集体风俗活动。庙会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缩影,是社会文化方方面面呈现的一个特殊平台。庙会文化既是宗教的社会显现和宗教救赎的形式衍化,又是世俗社会介入宗教的心灵曝晒图式。随着唐代庙会转化为庙市,庙会文化已日益演化为民众日常的狂欢与商业贸易的途径产物。因此,庙会文化既有自身的特殊性,又有社会文化的普遍性。本文尝试从江苏文化演进的角度展开研究,分析江苏各区域文化的滥觞、形成与发展,分析这一文化所构成的美学特征,并指出这一文化艺术演变轨迹作为一条主要线索同样穿行在庙会这一舞台之上,以便将来为在庙会这一特殊平台上展现出来的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学艺术进行比较分析,对庙会文化的开发利用策略展开探索。

一、江苏文化的空间构成

文化的发展有赖于三大空间为基础——地理气候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结构。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民族稳定的文化。①江苏文化乃至庙会文化亦即三者发展的结果。江苏的地理环境构成特色鲜明。有漫长的海岸线,淮河、长江、太湖与洪泽湖分布其中。北接齐鲁,南连浙沪,东面大海,西依内陆。交通发达,水陆并具。陆地部分南北460公里,东西320公里,总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人口7920万(底),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72人,为全国之冠。江苏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占85%,平均海拔较低,山脉高度多在200米左右,大部分平原都是远古时期河流海岸的泥沙淤积而成,山脉也是海滨的岛屿由泥沙淤积海面而成。②淮河横穿江苏而过,形成南北气候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冬季零度等温线,也是年降水量750mm分界线。南为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多雨,为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北为南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降水变化大。淮河南北气候地理的差异带来了经济文化的差异,因此,北面历史上属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南面属于长江环太湖区域的江南文化。这即构成了江苏文化的“二元性”。淮河南北在上古时代分属《禹贡》九州中的徐、扬二州。《禹贡》曰:“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入,蒙、羽其艺……”“淮、海惟扬州,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吕氏春秋有始》云:“泗上为徐,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苏北得鲁风,苏南为吴越之韵。③这既是江苏南北二元文化的早期主流特征,也一直构成了庙会文化艺术南北差异的特征。江苏历史上经济条件南北差异显著。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大陆东部的中原区域一直以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为主,近代以前的江苏经济也是如此。而江苏从史前到文明的产生期间,南北文明发展不平衡。由于中原文明的影响,苏北要优于苏南。从夏代之前,徐州的“大彭国”建立,到西周的徐国,乃至汉朝的崛起,苏北经济大多优于苏南。庙会文化也是如此。苏南在吴越时期一度兴旺,然后在汉末大乱尤其是西晋永嘉之乱后,苏南经济从此远超苏北。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决堤,苏北从此成为黄泛区,一直持续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严重地摧残了苏北的经济与文化。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苏北的经济文化乃至庙会文化,远远地落后于苏南(淮河以南)。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构成了江苏文化的社会结构,深刻影响庙会文化及艺术。由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在中国长期保留并影响至今,并由此带来了伦理道德观念,渗透到意识形态的各个分支,渗透到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去,直接催生了庙会文化乃至推动了艺术的演进。汉以前先祖神灵祭祀的庙会文化即这种社会结构的直接显现。汉以后增加的宗教信仰成为庙会文化的主流,迅速与中国传统文化合流,以“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观念架构出宗教与社会连通的桥梁,这一切皆是中国特有的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使然。在江苏,史前时期形成了以血缘结合为群体的氏族社会,夏商周时发展为宗族奴隶制,由此建立“家邦”式国家,贯穿在苏北的徐国及苏南的吴国、越国及其后的楚国的历史中。汉代时儒家思想兴起,家国同构的伦理道德逐步巩固此种社会结构,佛教、道教的兴起实际上对此种社会结构也起到了巩固的作用。汉末及永嘉大乱后,江南氏族势力迅猛膨胀,进一步坐实了这种结构。宋以后,地主阶级日臻强大,这种由家而家族、由家族而宗族、由宗族而社会国家的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逐渐成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维系社会稳定而催生中国庙会文化艺术特色的社会基石。南北差异的地理环境及经济条件,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结构,构成了江苏特有的文化空间,也使得庙会文化艺术风格独特而鲜明。

二、江苏区域文化的特质

现当代的学术界认为中华文化由四大板块组成,即北方草原高原文化板块、黄河文化板块、长江文化板块、东南海洋文化板块。四大板块多元共生,彼此影响,形成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尤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为主。北宋以前,黄河文化持续强劲;北宋以后,长江文化逐渐占据主导。明代时长江文化覆盖全国,元和清为北方草原高原文化,民国为东南海洋文化。长江文化板块是江苏文化的根基,但江苏文化又是南北兼具的。黄河文化的儒家文化也一直是江苏文化的血脉。④江苏的史前文化,大约在4000至70前左右,出现四大文化圈。

第一,今徐、连一线的淮北文化圈。

第二,今淮、盐一线的沿淮文化圈。

第三,太湖平原文化圈。

第四,宁镇一线沿江文化圈。

夏商时期,江苏境内出现三大文化圈,即长江以北的岳石文化圈、太湖平原的马桥文化圈、宁镇地区的点将台——湖熟文化圈。西周至春秋早期,苏北出现徐文化,苏南出现吴文化,其后至战国时期,江苏全境先后由吴文化、吴越文化及楚文化覆盖,构成整个先秦时期江苏文化脉络。⑤徐州人刘邦创建大汉帝国,整个汉代,江苏成为全国的文化先导地区,形成一大文化高潮。汉末大乱后,黄河文化遭受重创,江南文化辉煌,于是形成了东吴、东晋南朝文化高潮,是为江苏文化的第二次高潮。隋唐时江苏持续发展,北宋时长江文化走势强劲,终于在明代形成覆盖全国的第三次文化高潮。民国时期,西学东渐,东南海洋文化强劲,又形成了以南京为中心的中西融合的民国文化的第四次高潮。此亦即庙会文化的四次高潮。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江苏文化独有的七大特质。

1.悠悠水性文化情怀。江苏境内河网纵横,水资源得天独厚。长江、淮河、黄河、运河、泗水、秦淮河等众多大江大河贯穿其中,太湖、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等湖泊密集分布,海岸线长达950公里,丰富的水资源使水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形成了人们和顺、温柔、清雅、包容、婉约、秀润、灵动、阴柔、内敛的水性文化特质。

2.南秀北雄的文化地图。苏南的吴越文化灵动、秀润,苏北的楚汉文化雄浑、厚重,在各自的一方水土中,浸润着人们的生活和心灵。

3.包容贯通的博大气质。江苏地兼南北,北方的中原文化和南方的长江文化、海洋文化相互融通,造就了江苏人包容贯通的博大气质。历史上,徐、汉、吴越、楚文化在江苏融汇,释、道、儒三家思想交相辉映;近现代,基督教文化也融合进来,江苏人一贯以包容贯通的文化胸怀接纳外来文化,并在民国达到顶点。在走出去传播本土文化上,江苏文化也可圈可点,如鉴真东渡扶桑传佛法、郑和下西洋等。

4.“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自明以来,江苏文化就形成了一种关心时事、利世济民的风格。从明末的“东林学派”“泰州学派”到顾炎武的“朴学”,再到清代的“常州学派”“扬州学派”,反对空洞僵化的旧式文人学风,讲求“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一直贯穿其中,也推动了“海派文化”的诞生。从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既而走向学而优则工、学而优则商、学而优则文的道路。如清末状元苏州的陆润庠、南通的张謇勇于“下海”创实业,开近代社会潮流之先河。

5.知行合一的生活观。走出书斋,将学问与器用相联系,倡导“知行合一”,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生活观,是自宋明以来,江苏的文化走向标尺。江苏的工艺美术与园林工艺因而跃居全国之冠,也为庙会增加了丰富而又高品质的文化艺术成果。

6.礼让、谦和、稳健、温柔的涵养气度。苏南深受吴越文化影响,自吴国始祖泰伯、仲雍以来皆有谦和礼让之风,苏北徐国徐偃王“仁义治国”,后世多有遗风,千百年来的文化浸润形成了知识分子和民众礼让、谦和、稳健、温柔、敦厚的风气,崇礼修文、善良平和,遇事不走极端,不尚暴力,崇尚阴柔之美。

7.崇文重教的悠长文脉。自吴越以来,苏南乃至整个江苏崇文重教便蔚然成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山水文化著称的江苏,文脉悠久,天下第一,诸如杰出的文、理、工、医、艺术人才,常居全国第一。明清以来状元、探花、榜眼数量居全国之首,苏州、扬州、南京、徐州、无锡等城市皆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常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使江苏一直享有富足美好、文脉昌盛的文化美誉。⑥

三、江苏四大文化区的.形成及审美特征

江苏的历史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演进,时至现当代,已基本形成了几大文化区域,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与鲜明的文化艺术审美特征,直接影响该区域的庙会文化艺术。其范围已经超出当下的省界,但仍然在发挥着文化的辐射影响作用。

1.楚汉文化区。文化艺术审美特征为雄浑苍劲,厚重质朴。楚汉文化区以徐州为中心,包括宿迁、连云港等城市,周围辐射苏、鲁、豫、皖四省,其范围南到淮河,北到临沂、邹鲁,西到丰、沛县及安徽阜阳附近,东到大海。其主要文化积淀来自汉代封国之楚国。但是,其文化积淀及风格形成的渊源要追溯得更为遥远。大约在公元前的4000—7000年左右的史前时期新石器时代,徐州属于今徐、连一线的淮北平原文化圈,为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的同一体系。在黄河文明主控中原及与长江文明的屡次冲撞中,徐州受黄河文明影响尤巨。徐州作为沿淮文化圈在初期较有个性,后期逐渐受江南太湖平原文化和河南中原及山东鲁南区域文化的影响,文化艺术风格朴拙厚实,为后来的楚汉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夏商时期(前21世纪—前10世纪),徐州进入长江以北的岳石文化圈时期,其文化来自于山东,属于“夷人”文化。进入商代,受中原商文化的影响。西周时期,徐州地区方国林立,徐国崛起,逐渐控制淮河以北至邳州北部,形成“徐文化”,持续到春秋早期,文化艺术风格神秘厚拙,时有狰狞之美。春秋后期,吴国崛起,后控制徐州地区,至先秦结束,徐地区依次为吴国文化、越国文化、楚国文化控制时期。⑦汉朝的建立,有了统一的儒学思想,并形成了饮誉世界的强大的汉文化。徐州作为帝王之乡及在其所封十二代楚王的图治下,经济文化繁荣灿烂,社会各层次都有着突出的楚汉文化特征,徐州的文化从史前至此成熟定型。古徐州文化推动催生了汉文化,汉文化的蓬勃与博大又通过徐州而彰显得淋漓尽致。长期的战乱形成徐州人吃苦耐劳、好义尚武、雄健倔强的性格,儒释道思想的长期浸润,加之历史上彭、徐、吴、越、楚、汉文化的相互交融,终于铸成楚汉文化的审美特征—雄浑苍劲、厚重质朴,显映在徐州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此时期,苏北文化远超苏南。庙会文化艺术也彰显着浓郁的楚汉风韵。

2.金陵文化区。文化艺术特征为包容博大,优雅灵秀。其范围以南京为中心,沿江两岸,南到高淳,北到滁州、来安、天长,西到铜陵,东到太湖西岸至镇江一线。南京地势居中,南北兼具,故而包容。属北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温暖多雨。是长江下游之中心,山水环抱,钟灵毓秀,依江控淮,兼摄吴楚,故而优雅灵秀。历史悠久,为六朝古都,十代朝会,人杰地灵。尤其是吴晋六朝时期,佛教大规模兴盛,玄学蔚然成风,深刻地影响了该地区的文化走向,故而文化古韵醇厚,博雅大方。在远古史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约4000—7000年前左右,南京属于宁镇一线的沿江文化圈,为丁沙地文化类型——北阴阳营文化——昝庙类型,其特征呈非稳定性,早期与太湖平原文化具有一定的密切联系及相似性;中期形成自身特性,与安徽沿江文化相似;晚期又与太湖平原文化相似。夏商时期为宁镇地域的点将台——湖熟文化圈;进入西周,则进入“吴文化”时期;至先秦末,依次经历“越文化”“楚文化”。⑧两汉时期属“汉文化”时期,但落后于徐州。汉末大乱、西晋永嘉之乱,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江南的文化经济繁荣。在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更替中,南京始终作为都城,形成了灿烂的六朝文化,其间,正值佛教最为重要的兴盛发展期,对六朝文化的整体起到根本的推动浸润作用。此外还有玄学的滋养润化。南京文化的主体遂成型,文化艺术风格优雅灵秀,具有浓郁的包容性。六朝时期的金陵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大高潮,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抽象思维空前发展,人的自觉成为独特的精神思想的时代,为盛唐的文化辉煌奠定了基础。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大明王朝,南京遂在文化上成为全国的先导地域。民国定都南京,长江文化转向海洋文化,融合中西方文化,形成民国文化,南京为全国文化之中心。在江苏四次形成全国性的文化高潮中,南京有三:六朝文化、大明文化、民国文化。南京文化由此完备,包容博大、优雅灵秀的文化艺术审美特征,凸现了南京文化的成熟与独特,从而为庙会文化充实了杰出灿烂的内容。

3.吴越文化区。文化艺术特征温婉秀润、清雅悠柔。吴文化以苏州为中心,越文化以杭州为中心,因两省历史上常相互融合浸润,故合称吴越文化。其范围包括无锡、常州、宜兴及杭州周边城市,其具体范围南至杭州地区甚至南海沿岸,北至长江,东至上海,西至常州、镇江。属北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春秋战国时诸侯争雄,吴人、越人尚武好战。然而,太湖平原优美秀润的水乡环境、六朝文化的优雅及悠悠水性情韵经年累月地浸润,尤其是吴晋南朝佛教文化的长期净化,因此便由尚武转而尚文,风情万种、吴侬软语、儒雅倜傥,风靡吴越,逐渐形成了温婉秀润、清雅优柔的文化艺术特征,体现在庙会文化艺术上则又是一道风韵独特的风景。早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苏州地区太湖东山镇三山岛西北端的清风岭下,即有人居住,“三山文化”说明“吴地文化一万年”。在距今4000—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该地区出现了太湖平原文化圈,为马家滨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其与浙江杭州嘉湖平原极为相似,该文化曾向北跨过长江,影响江淮之间,尤其是南通海安至阜宁一带。大约在4000年前,该地区暴发一场大洪水使灿烂的江南史前文明中断。夏商时期,太湖平原出现马桥文化圈;其后,西周之后,泰伯、仲雍自陕西岐山来到太湖畔建立勾吴部落,终成吴国。“吴文化”的兴起,从春秋中期至前3楚国灭越,吴文化影响大部分长江三角洲,范围南至浙闽,北达鲁南,西到皖江,东至大海。其间,前437年,越灭吴,越文化一度遍及上述地区。前306年至前2秦灭楚,楚文化遍及江苏全境。⑨三国吴至两晋南北朝时期,六朝文化浸润吴越文化,吴越文化遂成熟定型,此时,佛教大规模兴起,直至民国时期乃至当代。在江南尤其是吴越文化地区,庙会文化艺术始终是全国庙会文化的先导地区。

4.河海文化区。文化艺术特征为灵动和顺、阴柔清雅。该地区以扬州为中心,包括南通、泰州、盐城、淮安,南临长江,北到淮河,西至皖江,东达大海。河海文化不同于金陵、吴越文化,其长期受黄河、长江文明反复冲浸,两者兼具,尤以运河文化为中心,有较强的非稳定性。该地域为北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多雨。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洪泽湖、高邮湖、黄海等众多水资源构成水性文化,尤其是扬州,京杭大运河便是与其共同诞生的母亲河,悠悠水性情怀,成为该地区人们的性情和文化底蕴,因而有着和顺、阴柔的气质。六朝文化、吴越文化长期浸润其间,遂有灵动、清雅之气;受北方中原文化的儒佛道文化的润泽,因而有儒雅、清秀之风。在庙会文化上,显得较为鲜明别致。早在4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该地区形成了淮、盐一线的沿淮文化圈,为顺山集——青莲岗文化——龙虬庄类型——周邶墩类型,该文化非稳定性明显,早期地域特色明显,中晚期先后受太湖流域良渚文化和中原地区龙山文化影响。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该地区淮河下游与长江下游文化逐渐趋同,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的一次文化整合。其主导力量来自于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夏商时期,该地区进入岳石文化圈,与淮河以北相同,属“夷人”文化,该文化来自于山东。其后,该地区便为吴文化、越文化及楚文化、汉文化先后覆盖。⑩三国时,该地区自高邮以北属魏,以南属吴;东晋南朝时期,属于南京六朝文化的范围。隋唐之际,运河漕运一跃而成为国家经济命脉,扬州、淮安作用突增,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终于形成了以扬州为中心的运河文化带,并在五代杨吴国时期达到了巅峰。这一优势一直保持到宋元明清。清代扬州、淮安成为商业的文化名城,尤其扬州,商业文化空前繁荣,一跃而成为蜚声国际的大城市,扬州文化将河海文化带到了鼎盛阶段,为庙会文化艺术增添了卓越的光彩。近现代铁路、公路运输兴起,以运河运输为龙头的扬州遂黯然失色。其整体呈南北兼具的水文化特色。江苏四大文化区的形成与演进,独特的地理气候提供了其空间条件,政治、经济、军事的冲撞与变迁不断地改变其地缘生存规模结构,传统的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一直悄悄地牵制着其演进走向及庙会文化的社会基础特色,传统的文化土壤及释道儒三家思想文化相互冲撞融合,构成并决定了四大文化区的根本特质及文化艺术审美特征,这一特征在江苏地方庙会文化艺术分析中,将会构成方向性的归属认领作用。

篇9:古镇民居装饰文化艺术研究的论文

古镇民居装饰文化艺术研究的论文

在南宁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中的老民居已被推倒或改建,现代新建筑取代了传统民居,只有部分民居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保存下来并供游人参观。扬美古镇相比较之下是南宁市目前保存完好、规模较大、又具有南方传统特色的明清时代民居建筑群体,集中反映了南宁人民的社会文化、民族风俗等,是我们研究南宁社会及文化的重要实例。

一、扬美古镇民居的建筑形象特点

扬美古镇普遍以人们喜闻乐见的传说、历史典故以及花草鸟兽为题材,在各个建筑物上运用雕刻、叠砌、壁画等民间工艺手法进行装饰。斗拱梁架等处重点雕饰,在梁与柱交接处安置镂雕雀替等十分普遍,也有将整条横梁向下一面雕上组图的。正堂的神楼,描绘人物山水画,厅堂最少不了的是悬挂着画轴、楹联、诗文、格言之类,以兆荣华富贵和劝告诚谕家人等,散发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1.屋顶文化

滴水以花草图案和龙凤纹为主扬美古镇的房屋为硬山搁檩式建筑,材料是采用青砖直接在地上砌筑成墙,墙体结构紧密,檩条直接架设在山墙上,具有浑厚、稳定和规范化的风格特征。扬美民居为双面人字顶的屋面,屋顶、脊身、脊尾、瓦当等以深色为主。脊饰在镇宅避邪这方面的用意是无需说的,正脊饰花鸟、卷草,脊端头饰瑞兽、几何曲线回纹,檐口饰精美雕饰,常见的瓦当类似曲凹的三角形,以花草图案和龙凤纹为主要内容。民居的屋顶脊身、脊尾以生铁铸雏形,外包砂土塑成形,可以防雨淋不怕晒。檐口和挑手是房屋的显眼之处,理所当然成为人们刻意装饰的部位,并且往往显示出房屋主人文化修养以及社会地位的高低。前檐设木挑手承檩,使下面形成可避雨的檐廊,外檐常饰以木雕、彩绘。扬美的明代古屋屋檐悬挂着木雕花带,檐口设置细长形挡板,板面上有序地雕刻精细浮雕,多为花草、云气或水波纹,并施以彩绘。清代民居屋檐形状各异,有弯弓形、双层隔热形,还有用青砖角叠成各种花纹形的。工匠们在挑手两面雕刻各种精美的花叶、祥云或曲折回环形图案;主挑之下有托挑,其托手多刻成重莲形,也有瓜柱形,挑臂则呈弯曲状,使挑手组合粗中有细,富于变化。黄氏庄园是古镇上很有代表性的一座清代建筑,砖瓦结构,在檐口下叠涩出檐,前、后立木质檐柱,檐口下及屋顶下的墙楣上绘民间风俗彩画,作为墙面和屋面的过渡部分,墙楣绘画呈条带状,高度约30~60厘米,形成“裙带”:或岁寒三友,或兰花、牡丹。雀替用于檐廊柱与连系木的接头处,端头大,肚部曲线小,在起到稳定柱梁保持垂直的作用外,还增强了木梁的荷载力,是极富特色的建筑构件,庄园以优质木材把雀替透雕成各种回曲、枝叶、云朵等图案,并施以色彩,古朴典雅。

2.墙壁与柱础的符号与文饰

象征金钱图案的漏窗墙扬美民居大量使用青砖砌墙体,屋顶与墙面的交接处多用砖雕、灰塑进行装饰,或阴雕,或浮雕花卉,在山墙上两边用石灰堆塑出卷草纹“草尾”。扬美古镇清民居山墙造型以人字墙为主,亦建有马头墙,亦称之“封火墙”。这本是皖南民居的外部形象的主要特征,古镇这里亦有,证实了历史上发达地区与边塞文化的'交流、借鉴与影响。在墙体上使用透空的效果,称为漏明墙。扬美的五叠堂酒店,在建筑外墙和合院内部运用漏明墙形成空透效果,既可减轻自重,也能突破大面积墙面的单调感觉,还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室内山墙上部的墙楣上用粉彩描绘工笔壁画,有的只用黑、白二色。柱础石起防腐、防虫以及承受负荷的作用,扬美多雨,木柱下都要垫以石础。从立面看柱础造型,有鼓形、瓶形、莲花形和须弥座形等。这些造型变化丰富并组合运用,有的从大自然的花卉瓜果汲取灵感,有的为正方形、圆形、多边形等各种几何造型,柱础又有多层。青石质柱础,呈多边形的柱础每面刻浮雕图案,有的柱础雕饰暗藏八仙。柱础上的雕饰以阳镌篆字福禄寿喜四字为最多见,其次为龙凤、麒麟等。

3.门窗的文化

(1)门的装饰艺术格扇门的精美木雕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是很讲究“面子”的,他们笃信风水,力尽纳福避邪之用心。扬美普通民居的大门,门楣上镶设两个圆形的门簪,门簪是连接门框的木构件,具有结构作用,门簪上刻吉祥文字、乾坤或太极卦符;石门坎两边的方形枕石正面凿刻吉祥图案,既寓意招财进宝、避邪禳灾的功利意识,又起着装饰门庭的作用。中等之家还设有门匾,匾额由门簪承托着,呈长方形和花瓣形,面上遍刻花纹图案和吉祥文字。门户以石料修筑台基,宅院多为二或三进,门前青石踏步,门的附设构件门坎和门枕石,有的是细料石凿成,有多种不同式样的石刻浮雕。能在门簪、门额柱上挂上“进士”、“举人”的匾额是荣耀之致。扬美的举人屋建于清朝,大正门上面悬挂着醒目的“举人”匾,匾上面镶有80×50厘米的木制大喜字,第一进的中堂上书有1.2米正方的大“寿”字,第二进门上镶有个木制的“吉”字,正厅设神楼,摆放祖宗牌位。举人屋檐下绘有花草鸟兽图案,屋脊两头各塑一条龙,外墙金字顶雕刻有一串花朵,薄薄的花瓣,完好无损。慕义门的主人孙氏是扬美的富商,是随狄青南下平蛮时在此定居的。慕义门属砖木结构,外观极似一座城墙或城堡,洞并非长方形,而是略带拱形,门板用长木条拼成波浪状。“慕义门”三个隶书字体大字镶在门头。整个门呈岭南风格整座慕义门的门窗,刻有各种花纹图案,以花鸟居多,其他次之。门的数量根据室内的大小设置,格扇由格心与裙板组成。格心花纹样式很多,用棂子构成方格、条框等。镂空雕花格扇门完全成为一组画屏,花鸟树石跃于门上。门的格心是整块板精心雕刻的通雕装饰,雕刻了图案造型中最为常见的镂空的“麒麟送子”、“喜上眉梢”图像和“富有日新”等文字,裙板上有植物雕刻。

(2)窗饰艺术窗户既要考虑通风、采光和安全防护三方面要素,又要考虑造型的美感和结构的合理。扬美普通民居的窗户造型格式常见的有直棂式和横竖棂子;富贵之家则用菱花、漏花等形式,庭院围墙上多用漏窗来装饰墙面,即窗洞内有流花图案的窗,花纹图案多用瓦片、青砖、木竹等制作。除木质窗外,漏花窗常用陶瓷、石雕,也有用砖雕的。直棂窗采用粗壮挺直的方形或圆形木料构成,具有稳固、安全的功能。五叠堂是清朝时期古镇上的茶楼,工匠们巧妙地将柱形棂子加工镂刻成连续的形状,使粗拙呆板的棂子有了线条弯曲变化。横竖棂子是在直棂式的基础上,在棂间有规律地嵌入粗短的棂子,构成同心方菱形图案,既增强了窗棂整体的稳固性,又增添了窗式的艺术美感。黄氏庄园中大量运用漏花窗以丰富空间层次,分隔和组织建筑庭院空间,有利于调节空气、气温和光线。在墙上开漏窗,用石、砖、灰浆等材料雕砌纹样,以利于视线穿越,把室外景色分割成美丽的画面,同时又把室外景色引入室内。

二、扬美古镇民居的艺术表现形式

扬美民居的装饰形式主要采用雕刻、雕塑、绘画等方法。人们在梁架、柱子等结构构件上,都做了木雕、石雕装饰,或画上各种图案,在一些大面积的承重砖墙上,有的还砌有砖雕,丰富了墙面,从而避免了单调之感。在室外常用的有:砖雕、石雕、灰塑等,在室内则有木雕、绘画等,用写实和变形的手法综合运用,使它们在同一空间里面,相得益彰。中国人对建筑的色彩装饰方面,北方的浓妆艳抹和南方的清新淡雅是截然不同的。北方干燥寒冷,自然环境色彩单调,所以北方人喜爱强烈的色彩;而南方炎热多雨,因而扬美民居建筑本身和它的建筑装饰色彩都很淡雅,如雀替以木材原色和纹理作为装饰,建筑墙上所绘的图案甚至有的为黑白两色,大多反映出建筑本身固有的颜色,如屋顶用蓝色的瓦,墙多用青砖,木材也显示出自身的颜色和木纹。即使比较考究的民居,也只做木材的油漆,住宅木构门窗如果上漆,多为暗红色漆。在建筑材料上,扬美古镇民居屋顶多为蓝、灰瓦,墙用青砖,地面是青砖或青石板,台基多用白磨石和青石。在扬美古镇民居的一些砖石结构建筑中,出挑部分采用木质材料,既轻盈美观又与砖石的材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扬美民居建筑往往实用与装饰相结合,构件承重、围护等作用的同时也进行适当的装饰,在扬美民居中有的是在雕饰上比较侧重,有的在材质上有所见长,有的则是以绘画装饰取胜。建筑装饰反映文化内容,在有限的篇幅里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应用象征比拟是比较好的手法。扬美民居中许多雕刻看起来是艺术装饰,但其本意是出于功利、教育,如桃园三结义、将相和、二十四孝等。在民居装饰应用中利用谐音来表达思想,如用莲、鱼表示连年有余;蝙蝠、梅花鹿表示福、禄。这种方法称为“谐音的比拟”,这是伴随中国语言文字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现象。鱼和“余”的谐音,含有多余、多财、多福之意;鱼的繁殖能力很强,在建筑装饰里出现鱼产子就能起到儿孙满堂的象征作用;传说中鱼经过修炼能跃过龙门而成为神兽,它比拟着凡人如能升入朝门则功成名就,福禄俱得,所以扬美民居的雕刻常见有鲤鱼跳龙门的题材。

三、古镇建筑风格形成的原因分析

南迁扬美的汉族先民建造民居时,按照中原传统的硬山搁檩式民居形式建造住宅,同时建筑形式吸收了当地干栏式建筑中的一些合理因素,是二者的合理取舍和有机结合。根据南方炎热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将房屋建在坡地上,近水而不受水浸,并且将住宅空间加宽抬高,扩大居室空间,前后檐墙上部留空而不密封;厢房前后开设棂窗,使空气对流。同时设置挑手支撑檐檩,使屋檐向外延伸,防止雨水对檐墙的侵蚀,形成宽大的檐廊,以及在左右厢房架铺檩铺板成阁楼,用以储藏粮食。“硬山搁檩地居式”民居形成了既保留中原汉式建筑的基本形式,又吸收当地壮族干栏式建筑具有南方特点的一种新的民居建筑类型。扬美古镇是壮族及其它少数民族包围中的一个汉族古镇,有宗教文化、百越文化和广东文化的交融。有佛教和道教的信奉者,尊孔崇儒成为时尚。传统的伦理观念,如忠孝、礼让、宽恕、仁义等在民居装饰艺术中体现了出来。岭南文化风格独特,不仅考虑到了地方民俗风情气候,更融合了儒家道家甚至佛家的不少禅学理论。扬美古镇建筑风格深受广东岭南文化的影响,吸取了岭南的传统特点。屋脊的呧吻造型,翘起的脊尾,屋檐封板上的浮雕,挑手上的莲花、瑞兽,门簪上的八卦、太极等图形,柱础的花篮、宝瓶、腰鼓造型以及柱础上十二生肖、勾连回纹等,这些无不是岭南文化的产物,同时也不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再创造和组合。

四、结语

异族迁入现居地之后与原住民之间的两种异源异质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吸收其他民族先进、合理的文化成分,以充实、丰富乃至取代本民族的文化结构。扬美民居装饰文化部分决定于它的传承,部分取决于它的新的环境因素,适应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特色。事实说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影响是双向性、相互性的。扬美民居装饰艺术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时期里取长补短,共同创造的结果。扬美古镇的民居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它,会有不合理的方面。我们从零星的修缮,到对建筑群及古镇的整体环境、自然环境的保护,尽可能地不失原有特色,继承原有民居的地方风格。

篇10: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研究对象与建设发展思考论文

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研究对象与建设发展思考论文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如今在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对文化精神活动也有了更高要求。同时随着世界各国对文化建设的不断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而我国更是将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方针。想要解决文化艺术人才紧缺这一问题,就需要高校在这一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形势下,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这一学科的建设也愈发重要。本文拟从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现状入手,进而结合研究要素和研究对象,从而为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发展建设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随着文化产业和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就逐渐增大。然而现有的培养速度、模式、质量都无法满足这一具体需要。而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作为培养这一系列人才的主要手段,只有充分重视文化艺术产业建设和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才能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而在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时,在建设的过程中将会遭遇到很多困难与问题,要想有效解决,就要正视其研究对象与建设发展思路。因此,长期以来,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受过艺术管理学的教育,只是凭借在实践中获得的艺术从业经验,致使管理水平低、不能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一、艺术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从全球角度来看,艺术管理专业的设置与发展,深受全球文化产业发展影响。文化艺术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蓬勃兴起,对艺术活动的需求逐渐增加,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艺术管理专业的产生和前进。自21世纪以来,我国文化艺术市场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而这势必推动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现阶段,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一部分,而在这一背景下,培养优秀的艺术管理人才也成为一种必然要求。尽管我国有大量高等院校培养了大量艺术人才,然而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由于文化艺术的专业要求,需要具备相对应的艺术知识能力结构。

(一)学科建设定位不明确

艺术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复杂、新兴学科,其学科建设定位仍然存在一定分歧。艺术管理专业究竟是艺术类学科,还是管理类学科,并没有明确定义。各大高校真实看到了这一行业存在的巨大人才缺额,并没有弄清楚该学科的建设方向和具体定位。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学科定位,通过清晰的学科建设定位,从而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要培养学生将具体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问题

艺术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安排并不合理。作为新兴专业,眼下,整个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整个专业课程正在不断探索。我国并没有明确制定关于艺术管理设置的具体课程标准。授课方式和内容还是借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由于对艺术管理的概念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校所制定的艺术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并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整个方案缺乏合理性、系统性。

(三)缺乏强有力的师资团队

一方面,由于艺术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以往的艺术管理工作者,所吸取的经验和理论只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所学到的。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与学习。从而致使专业的艺术管理教育者极为匮乏,这就造成了艺术管理教育者的不足。另一方面,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艺术管理学科专业相关的书籍也极其有限,没有足够的优秀教材和知识体系供学生学习和参考。同时,由于艺术管理专业普遍开设较晚,在专业管理上,也缺乏一定的延续性,从而师资队伍薄弱,整体发展困难重重。

二、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建设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专业学科构建归属

目前,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高校不仅有综合性大学,也有专业类院校。但不同高校在这一专业生源录取上的政策存在明显区别,有的高校依据管理学标准来录取生源,但有的以艺术类生源录取。而生源归属的不统一,也使得培养目标和方案制定困难。同时,关于这一学科学院归属上,有的高校从人文素养、文化管理等角度出发,将这一专业放在了管理学院或者人文学院。而有的高校则认为,在针对这一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更应该重视艺术方面的培养,因此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归属在艺术学院。但是,正确的艺术管理学科建设方针应该是以艺术学为基础,通过管理学的合理指导,最终实现复合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而坚持以艺术学为基础,才是实现这一专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只有构建在艺术学科,才能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具备基础,而不是脱离了具体实际。

(二)合理安排教学,优化具体课程设置结构

想要培养高素质的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就要重视课程设置,合理、全面的课程设置是我们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和核心,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体系,从而构建全面、系统、体系化的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当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重与数量,重视实践课程的发展,从实际出发,优化具体课程设置结构。而要实现这一系列培养目标,就需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依托已有教学资源,开放、合理地设置课程。一方面要重视艺术方面知识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二者不能偏。

(三)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教学互动模式

在现阶段发展形式下,传统的课堂教学课程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要想培养更多符合和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就需要不断创新改革,通过优化课堂结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最大效能发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今天,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我国文化事业的全面、持续发展,必须要培养既具备有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的人才,同时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

传统课堂上,我们基本推行的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讲解,并不顾及学生感受。而要想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就需要将课堂核心由教师转变为学生。而教学方式也应该由灌输式转化为引导式教学方式。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在这一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氛围更加适合学生成长。

(四)重视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艺术管理活动,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这一学科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实践,许多灵感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这就需要各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实践能力培养的投入。而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要引导学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检验理论,丰富和发展自身成长经验,以实现最大进步。

(五)加大资源投入,构建合理高效教育培养体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师资力量存在一定不足和缺陷。而要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重视资源投入。一方面要重视资金投入力度,重视教材的编写,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优秀书籍资源。而另一方面要重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成才离不开合理的引导人和教育者。而在这一过程中,要合理协调利用教育资源,最终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结语

随着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还会进一步增加。然而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不足,成为阻碍和制约艺术管理专业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程教学,都需要进行不断变革。只有通过一系列调整和改革才能实现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建设的更大突破。要想改革行之有效,一方面要重视对规律性问题的把握,而另一方面要重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篇11:传统文化艺术的论文

关于传统文化艺术的论文

中国文化彰显中国特色,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古典艺术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现代艺术文化发展的基底。

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的融合

摘要:中国文化彰显中国特色,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古典艺术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现代艺术文化发展的基底。

在中专美术教学中学习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亦是实现中专美术特色化教学的重要保障。

本文主要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融合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美术教学;融合;运用

发展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新型美术教育是我国中专美术教育实现自身创新及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优秀文化艺术灿若星辰,并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

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渗透,是发展“中国元素”创新型美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传承、发扬和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及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各种西方艺术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我国民众的价值观以及文化观,

以中专生为代表的青年主体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很容易受到各种西方思潮的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的融合,在与时俱进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

基于此,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学生独特美术风格形成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水墨画、木版画等不仅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亦是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美术教学不仅是绘画理论、绘画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美术精神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而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合进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

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魅力,更能引导其在美术基础理论和绘画技能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中国美、创造中国美,并深入体会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

(二)对现代文化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作用

中国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既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基底,又吸收了其它因素,形成了具有现代化风格的文化艺术,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则需要吸收现代文化艺术中的一些精华因素以保持与时俱进。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华,增添美术教学亮点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但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精华。

我国古人在艺术上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反应在文化艺术中即为意境表现,如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中的“松”意味着坚韧不拔、“梅”意味着品节高尚、“荷”意味着出淤泥而不染等。

(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美术教学“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彰显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既包含有古人的艺术精神追求,亦包含着许多与生活、风俗习惯等有关的文化艺术,如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中国结、剪纸等,都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文化。

因此,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入中专美术教学过程时,既要注重与美术本身相关的知识教学,亦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延伸,将美术教学与实践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可以融合中国结欣赏及编织、剪纸以及插花等实践性艺术教学方式,即通过开展美术手工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内涵,以更好的将“中国元素”融入自身美术学习中。

(三)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拓展美术教学空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

因此,在中专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时,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艺术博物馆实地考察等形式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

如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写意画中的“神似而非形”、工笔画中勾勒出的细腻线条、建筑艺术中的“天然去雕刻”等,以不断丰富美术教学的艺术表现形式,

拓展美术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从多层次、多领域以及多样化的艺术表现空间内丰富自身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具有明显的民族审美特征,将其适当的运用在中专美术教学中,

不仅可以有利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亦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为往后的美术创作及就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畅.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大众文艺,,07:253

[2]吴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14:140

传统文化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传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文章分析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教育

在一次针对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按重视程度给传统节日排序的题,大部分学生按照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的顺序排序。

端午竟成了学生眼中相对不受重视的传统节日,而将圣诞节和端午节相比,一些学生更喜欢圣诞节。

今天,部分年轻人不重视传统节日而喜欢过洋节,不重视传统手工艺而崇尚西方的科技产品。

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境。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每每看到这样的现象或听到这样的报道便很揪心。

笔者不愿看到漠视乃至忽视传统文化艺术的现象愈演愈烈,不希望传统文化艺术只能成为人们脑海里的模糊记忆,而人们徒留悲叹和深深的惋惜。

笔者希望尽最大的努力通过美术课的教学传递重视传统文化的信息,感染、影响学生,让他们在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道路上有所作为。

笔者认为,重视传统文化艺术应该从学校、从课堂抓起,让学生形成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识,尊重、呵护传统文化艺术。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不应仅仅照本宣科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应该有所作为。

中国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有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华被尘封在角落里。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人更看重的是效率、品牌、时尚。

而传统文化艺术很古朴、很稚拙、很耐人寻味,它才是真正的中国味道,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笔者认为,教育者有必要在课堂上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结合课本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长期耳濡目染的学习环境中提升品德修养,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艺术。

如何在学校美术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笔者的看法如下:

一、在教师队伍中提倡再学习的必要性

现在一些教师从教后在具有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已无心继续学习以充实自己的学识,更谈不上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再加上本身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难以对学生产生影响。

教师代表了强有力的文化力量,所以必须加强教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再学习。

现在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痴迷于中国的京剧、武术、书画、皮影、剪纸等文化艺术。

一个伟大的民族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人云“技进乎道”,对于教师来说,技就是教学技能,而道就是文化,教师的教学必须以文化为基础。

教师学习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只有这样,其才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

二、在教学过程中让传统文化艺术与教材相结合

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体现在方方面面。

如,在建筑中我们看到故宫的布局严谨、左右对称、色彩绚丽、庄严神圣、前朝后寝等,处处体现了天子的威严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还有民居,如北京四合院,通过体量、布局、空间、色彩等体现了自然、等级、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等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比。

而西方人在建筑中更多体现的是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具体表现有修剪得非常整齐、壮观的树木苗圃以及高耸入云的尖顶等,严谨的计算和度量也体现出他们严谨的思维与科学观念。

这就是东西方人的思维差异。

教师在关于建筑的课堂上向学生讲解这些内容,既让学生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及其对建筑的影响,又能深刻剖析教材、拓宽教材的知识面。

三、教材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教育部规定中小学每周必须上一堂书法课,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文字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中国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亦是我国古今教育的要科之一。

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要重视对书法的教学。

一是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了解五千年的汉字文化,并通过解释一些汉字的渊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二是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临摹经典范本,由此学生在学习书法时既了解了文字的根源,

又学习了文字与文化的结合,可谓一举两得;三是不能忽视教师的现场示范,教师讲得再多、再精彩,对于学生而言不如现场具体示范效果显著,最主要的是现场示范更直接,

往往许多难以口头讲明白的知识点现场一演示学生就悟到是怎么一回事,这就是示范的好处,千万不能省掉。

总而言之,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发展到何种程度,最终还是要回到根源上来。

现在,有的人不愿拿笔,不谈文化只谈名利,沉迷于手机、网络,看到这样的情景,教育者有必要及时作出应有的反思与行动。

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与力量;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给人以勇攀高峰的斗志与毅力;传统文化是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传递给世界温暖与色彩。

因此,笔者希望大家共同守护中华传统文化。

篇12:群众文化艺术的论文

(1)内容丰富广泛。

与其他一些社会性的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群众文化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是经过不断的积累形成的,这种群众文化经历岁月的沉淀,蕴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1]因此,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内容丰富,涉及面较为广阔,既可以是人们生产活动中凝聚的文化,也可以是民间庆祝、祭祀等习俗,是多种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档案载体也各种各样。

在管理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时,就要求广泛搜集档案资料,不能仅限制在某一方面,而是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全面化管理。

(2)个体性与整体性相结合。

在对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群众文化管理单位发挥着关键作用,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文化活动,来保障群众文化的延续。

而外部业务和内部业务共同构成了管理单位的两大业务体系,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档案管理。

但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实施难度较大,在进行个体性管理的同时,还要从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出发,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整合,制定规范化的管理体制,实施整体性的管理对策,这样才可以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3)形象性与多样性。

形象性及多样性也是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一大特点,在体现形式方面也各不相同。

针对一些综合性较强,且规模较大的群众文化活动,其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就要求在收集和整理活动基本资料的同时,还应存储一些影像资料,即搜集到录像、剧本、音乐、曲谱、照片等多种形式的资料,这些大型综合活动包括音乐会、文艺演出等。

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尽量做到资料在声音、图像和文字三方面的统一,这种管理特点取决于群众文化的本质,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体现出文化活动的开展状况。

2档案管理的特殊措施

(1)搜集民间资源。

正因为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具有内容复杂、形式多样的特点,虽然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整理和存储了大量的档案信息,但仍然还有一些文化档案资料散落在民间,影响了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在实施档案管理工作时,就需要利用社区的力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主动、积极地投入搜集档案资料工作中,为群众文化的完善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文化事业管理机构要将档案资料的搜集理念灌输到居民心中,给予居民相应的奖励对策和优惠措施,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这些艺术资料的搜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将民间遗留的文化艺术档案整合起来,从艺术品收藏者手中采购和换取这些有价值的文化资料,完善群众文化艺术档案。

(2)重视档案建设。

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提升广大人民对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意识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广大人民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意识,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档案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要具备较高的管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意识,能够认真、负责地对群众文化档案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归档,为后期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提供保障。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对自身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应用一些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使群众文化档案管理工作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能够与时俱进。

(3)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努力。

要想使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就需要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首先,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加大在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资金支持,适当的增大资金投入,并构建专项的资金管理部门来规划和调配群众文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财政支出,提高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需要调动社会力量,让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也加入到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中,提高推广力度,广泛搜集分布在人民群众中的文化艺术档案,鼓励广大民众将群众文化档案捐献出来,或复印相关的档案资料,进一步充实群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3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1)服务决策。

经过多年的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拥有了丰富的经验,存储和保留的档案资料能够为决策的制定提供保障。

可以基于整体的角度,统筹分析档案资料信息,保证服务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免使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发展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指导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是档案开发和利用的根本体现,所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保证这些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共享,确保决策人员可以实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2)为研究提供资料。

从管理目的角度来看,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将大量可靠、准确的资料提供给研究人员,便于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探索。

时间长、任务繁重是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特点,需要管理人员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可以为研究工作的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实现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3)丰富文艺生活。

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是群众文化的根本来源,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回归本质的原则,将文化活动渗透到群众中,实现艺术档案管理与人们的有机融合,发挥这些档案的真实效用。

可以借助这些艺术档案指导群众活动的开展,对文化活动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充实和丰富,激发广大人民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使群众文化的价值和作用真实地体现出来。

群众文化事业管理单位应借助存储的艺术档案资料,开展摄影比赛、创作竞赛等活动,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对这些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资料进行复印,重新制作成不同形式的动画和宣传册,以话剧、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使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重新回归到群众中。

4结束语

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的利用效率,管理工作内容广泛,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是继承和弘扬群众文化的前提。

这就迫切的需要强化群众文化档案的管理力度,将档案构建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循序渐进的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深入民间搜索和整理群众文化艺术资料,将政府部门同社会力量进行有效的整合,最终达到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效率和利用率的目的。

篇13:文化艺术生产问题初探论文

1.1文化产品平面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被现代技术所包围,人们所接收的信息各类、样式越来越繁杂多样,使整个社会更趋向于寻求一种平面化的休闲、娱乐环境。文化艺术生产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其内容更注重娱乐性,缺乏内涵,没有深度和广度更不存在历史感,使文化艺术产品发展逐渐平面化,而且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这都是文化产业化造成的影响,如果不对其加以制止,会严重影响人们精神文明的发展,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1.2文化艺术生产者面临的困扰

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文化艺术生产逐渐走向市场,文化生产者虽然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环境的带来的严峻挑战,文化生产者要想在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需要顺应市场环境的发展趋势,在考虑到价值观和经济效益后,文化生产者在进行创作时就会受到一定的束缚,从而影响其艺术水平的发挥,使文化艺术产品质量也受到影响,从而也会影响文化艺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

1.3传统民族文化处境并不乐观

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是在长期生产和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带有一定的地域性、时代性、文化性、历史性和民族特色。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包括工艺制作、表演等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和源泉。在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中,民族传统文化与市场文化间存在着鲜明的矛盾,由于其带有一定的特性而缺乏一定的共性而不被大多数消费群体所接受,使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甚至难以融入到文化产业化发展之中,严生影响了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文化艺术生产的作用

主流意识形态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质,是关系到社会发展和安全的重点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的冲突和矛盾不再受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源于文化层面的差异,所以加强国家主流意识建设对于国家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文化产品作为精神的表现形式,将成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具有传播和表现意识观念的功能,所以文化艺术生产与主流意识建设关系紧密,但对于主流意识形态来说,文化艺术生产并不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宣传途径,这是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是由处于统治阶层专门负责从事思想领域活动的部门的人员进行的,主要是通过国家级刊物、杂志、报纸等渠道进行传播。文化艺术产品也会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来体现国家的主流意识,这部分属于大众文化生产,其文化产品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流通,有其自己的价值和魅力,起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但它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途径的作用不同,它更具趣味性和普遍性,更能够顺应人展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消费心理,这主要是由于文化艺术生产是服务于大众,为了追求市场销售量,会考虑人们才精神需求,即使在实现其教育、审美、知识等功能目标时也会带有一定的世俗性,会增加适合于大众的平面化功能,更注重娱乐性、休闲性和安抚功能的体现,而不以意识形态的宣传为主,但还是要发挥其应用的作用而不会因为味的追求市场发展和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国家的核心利益。所以,要调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间的关系,认清文化艺术生产的作用和责任,通过正确处理文化艺术生产多样性和一元化的关系,坚持在以国家的利益中心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使文化艺术生产也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

3文化产业背景下文化艺术生产的发展前景

3.1商品化发展趋势

为了推动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势必要走商品化发展道路。文化生产艺术商品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文化产品不是物质产品,却要与物质产品拥有同样的流通手段,都需要依靠市场得以生存发展,而且只有通过将文化产品商品化才能实现文化艺术生产与消费间的结合,即是文化艺术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消费社会化发展的需要,而且文化产品也有一定的成本,所以需要通过补偿、回报等形式支持其正常运转和顺利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商品化发展为文化艺术生产提供了发展平台和空间,使文化生产者获得相应的收益,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保障。

3.2注意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扶持和保护

为了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除了认识到文化艺术生产的经济利益外还要着重保留文化艺术产品自身的特性,尤其是要保护那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和精英艺术等一些不能被所有人所接受的文化艺术形式,使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这即关乎大众的利益更关乎国家的利益,所以国家和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保护,对于文化艺术生产要树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和健康的观念意识,并使其能够为主流意识形态所服务。

3.3文化艺术生产要遵守国家的调控和管理

由于文化艺术生产关系着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意识形态的构建以及社会公共产品的传播与提供等多方面内容,所以需要国家对其进行统一的调控和管理,通过政策、社会引导形成健康、积极的消费观,为其营造一个健康的人文环境和市场环境,通过相关法律保证文化艺术生产的规范化发展,采取有效的行政和经济手段对文化艺术生产进行适当地调节,以保证文化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篇14:群众文化艺术思考的论文

摘要: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受先进文化背景的影响尤为显著,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

社会大众需要的不仅仅是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开始提高了对精神文明的关注与发展,这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先进文化的进步表现。

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增强社会大众的文化素养,实现精神文明境界的提高;另一方面,这也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基础环节,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性要求。

本文将在分析我国群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群众文化教育活动创新开展的途径。

关键词:先进文化背景;群众文化;教育活动

群众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目前我国社会大众参与群众文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娱乐活动。

同时,群众文化作为国民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国民素质的直接客观反映。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日益显著,加强对文化背景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这样的建设活动能够降低社会大众的生活压力,发挥出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力,让社会大众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缓解生存矛盾,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让社会大众的精神追求得以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能够实现共同发展。

针对于我国群众文化的不足表现进行分析,发挥出文化活动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力,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1群众文化在先进文化背景下的内容表现

群众文化在先进文化背景的作用下,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形成以及大众精神文明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目标中包括了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政府、社会大众都应当加强对群众文化的关注,通过选择更为合适的发展模式来确保群众文化教育活动能够实现新时期的新发展。

特别是我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群众文化教育活动应当结合于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融会贯通,以此来带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活动的稳定开展。

同时,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核心,包括了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涵盖了文明表现形式的方方面面。

2群众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2.1社会大众对群众文化的认识存在不足

群众文化的本质离不开社会大众,群众文化也是民族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

但是,在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依旧是对娱乐活动的简单运用。

同时,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速度较慢,导致社会文化对其的推动作用无法有效实现。

并且,政府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群众文化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力。

同时,因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我国的文化意识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2.2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投资力度不足

因为思想偏差的存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在针对于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中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未能发挥出实效。

首先,文化建设活动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群众文化的系统构建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我国的财政支持主要集中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

其次,群众文化建设的投资需求矛盾,带来了群众文化的发展后续力难以达到预期,也就出现了组织形式涣散,缺乏优秀的组织表现。

2.3群众文化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水平落后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接受教育的水平较低,想要在这样的环境实现对群众文化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需加强对建设人员专业素养的培养。

同时,也要借助于对群众文化的引导来激发社会大众对群众文化的认识与关注,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与传播,以此来带动整个文化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建设团队既需要具备专业的文化素养,也需要加强对文化艺术建设活动的投入热情,二者缺一不可。

2.4区域性群众文化的差异性表现

文化建设活动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经济的发展将会带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我国,东部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使得文化艺术理念的推广程度更高,群众文化也就能够以更为多元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而在中西部地区,因经济建设水平的落后,导致了文化建设活动的组织形式与表现形式都处于落后状态,整体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地区性文化差异。

3借助于先进文化来实现对群众文化建设方法的完善

3.1对意识观念的改变

群众文化的建设活动与民生质量的提高有着紧密联系,这是文化建设活动的重中之重,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建设活动本身也离不开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资金的支持。

此外,还应当以先进文化作为指导方针,促使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紧密地围绕着先进文化来实现不断发展,激发群众的推广作用与学习意识,形成更为符合社会实际与民族需求的群众文化体现。

再者,领导活动本身也应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以此来确保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能够与文化建设之间产生体系效应,增强文化建设发展价值。

3.2提高资金投入力度,降低地域差异的影响

针对于群众文化的发展矛盾,政府各级部门应当首先实现对发展观念的转变,加强对群众文化的重视,以此来加大资金投资力度,促使文化建设能够得到来自于财政的稳定保障,实现体制上的发展支持。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来,降低区域间的群众文化建设差距,借助于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来让九游会棋牌的文化能够与群众文化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水平更上一层楼。

3.3提高群众文化建设队伍的专业水平

专业化的建设队伍能够有效地提高群众文化的发展质量。

在进行队伍建设的时候,应当首先做到对从业人员的优化选择,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来提高人才的引进质量;其次,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水平,即加强对工资薪酬与生活福利的保障,以此来保持优秀人才的参与积极性。

3.4建立更为多元化的群众文化融合模式

在进行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应当加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运用,发挥出民族文化的优越性,使得群众文化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国际文化相融合,为多元化的群众文化融合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4总结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也应做到与时俱进。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既需要来自于政府的正确认识与资金支持,也需要来自于社会各界以及社会大众的关注和认可。

以此来确保我国的群众文化能够在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中提高对问题的解决能力,缓解因地域限制与经济差异化所带来的发展矛盾,让群众文化能够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水平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培娥.小议村级群众文化队伍建设[j].青春岁月.(01)

[2]陶新喜.论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教育[j].大众文艺.(23)

[3]冯晓薇.当代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探索[j].戏剧之家.2015(15)

篇15:群众文化艺术思考的论文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文化满足的剪双上更加追求精神文化,艺术文化活动承载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对群众生活的喜好进行展现,

对于群众的文化提升与社会和谐发看犯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与现实意义,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要不断加强创新,这月羊可以吸引更多群众参加文化艺术活动,这是文化馆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付群众文化创意与策划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加强创新能力,丰富内家从而提高活动质量。

关键词: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意与策划

引言:如今的群众之北艺术活动在国内各地者吠同小异,没有创新思维,大多都胜邵织形式过于形式化,歌舞充当闹场的角色,展板布置缺乏新意只是摆一摆而已,

内容上多为重复,存在简单复制的现象,难以为群众提供艺术上的享受,有障于群众文化中艺术活动的初衷,由此看来,群之工作者要具有突破创新的思维,彭受赞险思维方式,加强形式上与活动上的双重创新,不断提高策划能力与活动质量。

一、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意的方法

活动策划离不开创意,之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创意,创意是其灵魂。

充满创意的艺术活动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具有扭乏戈的吸引力,可以将更多的群众带动到活动中来,从而实现了客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也是刘策划者能力与水平的积极体现,所以对创意能力如何提高这`间题策划者与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实践与思考l[]。

1、头脑风暴,追求原创

郑亩风暴是步氦刊智力加激励,并通过自由词论与联想的形式产生具有创新的设想或激发出新的观念。

在郑亩风暴过程中,成员里的任何思维与观点都可以自由的且毫无顾忌的呈现在团体中,对于自己的观点直抒己见,不在意他人的指责与扎砰,也不怕被成员讥讽,在这样轻松简单的氛围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他人的见解里探索出胆越自己的思想,从而实现一些富有建设隆和创新性的创意。

在经济飞速发夔的今天,人们的审美走向了更高的维度,以往单调重复的文体活动早.已造戎}觉上的审美疲劳,需要郑亩风暴的支持实时开展具有创层眯青神的艺术活动,尊重文艺的原创性,鼓励工作者接受新奇事物,同时文体工作者需要发散思维走在时代前铅,引领群众之北艺术走向氏足的发展z[]。

2、整合资源,追求创新

整合资源能粼之资源发挥出生珍子的效果,工作者要利用现有资源,对于文化馆中的舞蹈与音乐的干部团体与书画名家的齐聚进{有湘1的融合,由止日导出书画音乐会的创意,

使迎新年或欢庆节目充;满新意,不同于往日的唱唱跳跳,真正的将艺术集长;化活动相结合令人耳目一新,中国首次将音乐舞蹈的表演与中国书画的创作进行资源整合,

在悠扬的曲调与别瞰的琴键中书法艺术家流畅洒脱、从容运笔,群众在聆听美妙的音符中欣赏着文人墨客的书法与美术带来的视觉享受,在自由的穿梭中感受与品评灵动的音乐与墨香四溢的书画,使气氛充满温馨与和谐。

当然,整合资源也代表着技术资源的整合,利用发达的网络,智能化的设备,可以将群众之北艺术活动充分融合在现代技术之中,让群众的生活处处都充满着文艺气息,这洋达叮了新颖的形式,

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例如在举办展览时,不再对展品单调的对观加挂行展示与灌输,而是利用音乐与灯光舞美的衬托,使观赏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夔品,这展示手段可以刘群众的观看体{南挂行增强,

同时可以将微信与微博适当引人,从中对观赏者的反馈及时了解,还可以通过点赞、评论或网络投票这些功能实现展览方与观赏者的互动,达叮展览的目的,使观赏着的参与度及体验感都有所增加,观赏者的角色由被动观看转化为主动赏评。

资源的整合也代表是、对商业运作的结合,当)成北馆的经营模式采用公益模式,全部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这洋不但是刘之北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无法满足群众需求,难以提高之北活动的质量,

工作者要注重市场合作,充分利用商家与企业的经营需求,联合举力、群众之北艺术活动,利用其技术资源与资金资源对活动质量与效果不提升,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3[]。

3、类比借鉴,追求突破

类比借鉴属于一种创造技法,是根据现有事物的参照与类l脆日造出具有新的事物,在过程中不断以取氏崛,相互刘照的方式,对事物的功能与属性进{创新,群众之北艺术活动的创意可以利用这方法进行思路的拓展,避免陷\\原仓少隆圈中,多借鉴全国范围内的优秀创意活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组成创意原素宝库。

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的注意事项

1、了解群众所需

群众之北艺刚及务刘象是群众,策划时要注詹群众的想法与需求,要枉麟众居矽子,关注群众之北志趣,在活动策划前欺要子勿子准备工作,例如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网络调查、及间卷调查等形式,

要刘第一手篡赢赢蕊潺资料进行获取,还要结合政府所需,目确活动意义,对于活动要提升群众的认可度。

2、缺奎自身条件

根据实际状况与{i酬牛进行活动的开展,对于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要充分了解,清警奎自身{i轰件,人力资源是指活动全体仪牧,在演出中的安保人员、后勤人员以及演员来源。

物力资源是灯光、道具、展板等,这些需要统计,财力资源是资金与分配,要有精准的内部分析才可以展开策划活动#[]。

3、目前活动定位

对于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清晰把握,明确活动定位,对活动基调要整体把握,对于娱乐为主的活动,定位要开放且活泼,策划活动要将场地合理开放,内容生动富有趣床险,对于文化的活动,定位要具有内涵,适合在室内举力、,形式上要接近于讲座•培训等活动,窿定位中要抓住重点。

4、考虑周密策划

篇16: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论文

关于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论文

一、培养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及保护队伍

传承及保护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关键是做到后继有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对实现文化价值传承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文化艺术因为多种因素渐渐失传,这实际上会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必须全面发挥民间艺人在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及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培养并鼓励乡土民间艺术家,激发民间文化艺术活力,建立好的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基础。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给予必要的扶持。通过培养农村的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名人,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特别通过农村的民间艺人,用艺术表演效果去感染并影响农民,提升农民改变自我意识。同时,也需要造就并培育农民身边的多样文艺能人,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创办文化艺术的积极性。

二是,全面挖掘文化艺术传承人的潜能,通过民间文艺队伍工作当成切入点。乡村文化广场是文化艺术传承人的主要活动场地,为彰显地方特点,要让文化艺术传承人主动担当民间文艺队伍组队、管理和培训方面的工作,比如成立秧歌队、小剧团等,同时,还需要对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民间队伍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发挥好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组织领导作用。

三是,发挥组织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倡导作用。积极鼓励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广泛参与到各类比赛中。通过展示地方特色文化,来激发广大群众的自我提高机能,并以此作为示范,进行积极推广,培育民间文化建设先进个人。此外,乡村歌曲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起到净化民风的作用。通过编排一些广大村民喜闻乐见的表演节目,广泛宣传民间艺人在保护民俗方面的积极作用,让群众能感受到身边的优秀文化,以此来影响广大群众,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培养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自觉意识

文化在农村的走向与发展过程来看,文化产生的力量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在开展生产与经济建设中的自觉运用与创造。但是,从农村文化艺术传承从创造到运用、发展来看,这是今后需要一直努力的方向。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指导农民去了解、热爱自己的文化,承担起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使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并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是培养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开放意识。在全面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农民的主体意识。

三是强化农民主体创新性意识培养。确立广大农民的自主性意识,能让农民在文化层面发挥其创新能力,通过不断开发农民创新意识,打造农民创新品格,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

三、总结

总之,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之路任重道远,既要坚持完善针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与传承相关的法律,还需要做好培养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及保护队伍,最后培养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自觉意识,提升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及保护水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