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励志故事200字(锦集17篇)-九游会棋牌

| kugou

【简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袁隆平的励志故事200字(共1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在此,感谢网友“kugou”投稿本文!

篇1:袁隆平的励志故事

1949年8月,19岁的袁隆平高中毕业,他决定离开南京,励志回重庆去读农学院。到了西南农学院,他更是过得自在,期间只有一次辉煌:救过一个人。他编的考分歌谣在班上流传:“三分好,三分好;不贪黑,不起早;不留级,不补考。”

1953年8月毕业,全班同学都被分到了全国各地,最远的是到新疆去研究哈密瓜。袁隆平到湖南省农业厅报到后,就坐着烧木炭的汽车一路颠簸,到了离黔阳县城安江镇4公里外的安江农校。

这一呆,就是。

这个从大城市来的年轻老师上的课让学生喜欢。“他上课上得好,下课还跟学生玩,”当年的学生回忆说,“他不讲究那么多,黑板写满了,他把手一缩,抓起袖子就擦。”

试验逃过劫难

1960年7月,袁隆平曾经在学校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鹤立鸡群,穗大粒大。但是,第二年,“大水稻”的种子播下去,结果,高的高,矮的矮,产量都很低。

但是,这株天然杂交稻启发了他:用人工杂交的办法,可以培植高产的杂交稻。

勾腰驼背埋在稻田里的袁隆平,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稻株。

在60个瓦钵里面倒腾了两年,培育成功“雄性不育系”后,1966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刊《科学通报》上,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这是中科院《科学通报》在“_”停刊前的最后一期。恰好给国家科委九局的一个领导看到了,就发函下来,要求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试验。

“_”开始不久,“白专典型”袁隆平未能幸免,他的几十个“资产阶级的坛坛罐罐”被“彻底砸烂”,捡回来的几兜秧苗就悄悄藏在学校后面的臭水沟里。

就在要被抓进“牛棚”的时候,工作组却从学校档案里面找到了那封公函。

袁隆平因此化险为夷,反倒成了保护对象。更令他惊讶的是,省科委还将“水稻雄性不育”列入科研课题,拨给他科研经费600元,两名“社队来社队去”的学生也被同意留校当他的助手。

但秧苗却再次被毁。1968年5月的一天,试验田被人踩得稀烂,秧苗被拔光。从田埂边的污泥里,他又捡回了5根半埋着的秧苗。让助手尹华奇感到惊讶的是,袁隆平继续干活,丝毫没有追究是谁干的,“他是那种摔摔打打都不记痛的”。

等到第二年6月,他又被派往100公里外的溆浦县低庄煤矿“宣传毛泽东思想”。两个月后,因为两个助手写信向上面反映,引起省科委和农业厅重视,专门成立了一个科研协作组,才把他调往长沙工作。

开放的科研

从这年10月,袁隆平他们开始到气候炎热的云南和海南去南繁。

遍寻资料,他发现海南的野生稻资源最多,所以,1970年秋天,几个人的科研小组又到了海南岛崖县的南红农场。

这时候刚好《人民日报》发表《农业学大寨》评论,后来袁隆平得意地说,“在外面搞科研,成了“逍遥派”,两头都不管。”

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上了袁隆平的课,就意识到农场附近的“假禾”,很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野生稻。它们一大丛匍匐着,穗粒又小又少,一碰就掉,看起来就像野草。他约了袁老师的助手李必湖一起去辨认,然后挖回了一兜雄花异常、花药细瘦没开裂的稻穗。

这株被取名“野败”的野生稻后来成了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1971年初,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又组织了一个全国性协作组。3月下旬,全国18个科研单位的一百多名农业科技人员都来到了南红农场。

此时“野败”的杂交第一代正在抽穗,还没有人知道其科研价值,但袁隆乎却毫无保留,把“野败”材料分送给大家做实验。

“他这个人做什么都很坦荡,最恨那种保守、自私的做法,”湖南农学院教师罗孝和也是1970年才进入这个科研小组的,他发现,袁隆平从来不搞“山头”,“只要表现出对课题感兴趣,他就欢迎,给外单位的讲课也一点都不保留”。

人多力量大,很快,在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上万次回交转育后,结果,湖南组和江西组、福建组都培育出了几个优良的不育系和保持系。

1974年,袁隆平育成中国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经试验种植,两季水稻产量都比常规水稻增产30%以上。

随后,他又设计了父本与母本分垄间种的栽培模式,还创造出用竹竿“赶花粉”的土办法,将种子产量从亩产5。5公斤提高到40公斤以上。

1976年是很特别的一年。稻田边的广播里,不时播出周恩来逝世、唐山大地震、毛泽东逝世等大事件。稻田里面,稀稀疏疏的杂交水稻却长出了粗壮饱满的颗粒。这年,全国大面积试种,208万亩杂交水稻,增产??热?吭?20%以上_。

杂交稻面积开始急速推广,到,全国有一半的稻田都在栽种杂交稻。

等到1981年6月,推了一个光溜溜的小平头的袁隆平上了北京,领了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

自在随意的老头

现在,他的办公室里面已经摆满了各种奖牌和证书。但老头子还是坚持在第一线做科研。每年一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亚基地去。

有次他爬田埂,旁边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挡开了,“你以为我老了啊,我蹿田埂比你年轻人还快当!”

成名成家的袁隆平好像仍然喜欢自在随意的生活。

他偶尔出差逛街,看到便宜衣服,就先在自己身上比试一下,然后又在助手身上比试一下,买上一大堆,回来就人人都发一件。有次到香港中文大学去作报告,他就扎了条刚在街边用10元钱买的领带。

19,湖南一个事务所评定“袁隆平品牌”价值一千亿元,杨澜到海南去采访他:“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她有什么看法?”

结果,他的回答是,“从来没有谈。”他后来跟助手说,“我就是个过路财神。”还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给他1。5万美元奖金,他全部拿出来,设立了一个杂交水稻基金,专门奖励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他经常跟人说起他曾经做过两次的梦: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梁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玉米一样大,他和助手们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聊天乘凉。

刚开始,周围人呵呵的笑,时间长了,才发现他满脑壳就惦记这个事情。他把身边英语好的年轻助手都尽量送出国去深造,为的是他的第二个理想:要让杂交水稻推广出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伏明感慨说,“袁老师又有追求又能自在,是个幸福的人。”

这位老人,又带来了好消息!

15日,记者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15日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了该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该示范基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是全国第六期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示范点之一。该地区全面无霜期达205天,活动积温达4371.4摄氏度,年降雨量在594.4毫米左右,属轻度盐碱土地。

据了解,测产专家组,由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省土壤肥料总站、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市农牧局土壤肥料站等单位的7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该基地种植面积达102亩的“湘两优900”百亩高产攻关片进行了现场测产。专家组在现场考察基础上,随机抽取了3块地进行人工收割、机器脱粒、实打实收,总收面积3.126亩,三块地亩产分别为1181.00公斤、1129.68公斤和1136.38公斤,平均亩产1149.02公斤。

记者连线了在现场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宋春芳。他介绍,品种整个生育期表现良好,10月5日初步实收测产数据显示,亩穗数19.5万,成穗率78.6%,每穗粒总数304粒,结实率90% ,千粒重25.5克,穗粒数273.6粒,预测亩产理论产量在1357.4公斤。

水稻亲本去镉技术取得突破!

还是在近日,

在国家水稻新品种

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

(以下简称“双新会”)

袁隆平宣布了一项重大成果:

“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

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

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

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

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

水稻亲本去镉技术取得突破,意味着什么?

袁隆平“敲掉”水稻含镉基因,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许对于很多非专业人士这个概念可能不易理解,但是却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据湖南日报报道,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绿色种业提出的新要求,农作物的纯净度越发受到关注,特别是在许多土壤污染较重的地区,如何避免污染元素在作物中的代际传播,是育种家必须考虑的问题。

此项镉元素剔除技术将扭转我国部分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趋势!

镉被认为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环境污染元素,自20世纪初以来,由于镉以及其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镍镉电池、颜料以及电镀等制造环节。镉的产量及用途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向环境中释放的镉高达30000吨左右。其中82%-94%的镉会进入到土壤中。在人体中积存,会导致软骨症,最严重的还会引发癌症。

镉污染常见吗?严重吗?

说到大米的重金属镉污染,不得不说1931年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县“痛痛病”镉米事件。

自20世纪初期开始,人们发现这里的水稻普遍生长不良。1931年开始,又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大多是妇女,病症表现为腰、手、脚等关节疼痛。病症持续几年后,患者全身各部位会发生神经痛、骨痛现象,行动困难,甚至呼吸都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

到了患病后期,患者骨骼软化、萎缩,四肢弯曲,脊柱变形,骨质松脆,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患者不能进食,疼痛无比,常常大叫“痛死了!”“痛死了!”有的人因无法忍受痛苦而自杀。

这种病由此得名为“骨癌病”或“痛痛病”(itai-itai disease)。

1946-1960年,日本医学界从事综合临床、病理、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和分析化学的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后发现,“骨痛病”是由于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废水引起的镉(cd)中毒,用这种含镉的水浇灌农田,生产出来的稻米成为“镉米”。“镉米”和“镉水”把这里的人们带进了“痛痛病”的阴霾中。

因为水稻是对镉吸收最强的大宗谷类作物,其籽粒镉水平仅次于生菜。可以说,水稻重金属污染类型中,镉污染是最严重的一种。

有分析认为假如此次水稻亲本“去镉”成功,那袁隆平院士对人类粮食的贡献将是空前绝后的。他不仅解决了人类的“吃的饱”问题,还解决了人类的“吃的安全”这一大难题。

袁隆平“海水稻”测产

2.8亿亩盐碱地未来将能种庄稼

不光是水稻亲本去镉技术,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又传来另一则喜讯。

9月28日,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将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和金口镇海水稻稻作改良国家示范基地进行实地测产。

袁隆平在今年的一次主题演讲中曾表示,将在3-5年内选育出在盐分浓度3-8‰海水灌溉种植条件下,产量达300公斤/亩以上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为了使海水杂交稻能够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我本人和本研究中心均十分乐意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全球有9.5亿公顷盐碱地,其中1亿公顷(15亿亩)在中国,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袁隆平希望通过耐盐碱杂交水稻(俗称“海水稻”)的研发和推广让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

海水稻试种、推广成功后

按照每亩盐碱地产值200-300公斤计算

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

多养活约2亿中国人!

这不仅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巨大

甚至将深刻改变人类的命运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8亿饥饿人口

如果全球143亿亩盐碱地都能种上海水稻

意义不言而喻!

篇2:励志故事200字

励志故事200字1:每桶四美元

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的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反倒没有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传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这是一件谁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华、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励志故事200字2:谦虚的大画家

19世纪的法国名画家贝罗尼到瑞士度假,每天仍然背着画夹到各地去写生。

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用心画画儿,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儿,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都一一修改过来,末了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恰巧又碰到昨天那三位妇女,她们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讨论些什么。那三个英国妇女看到了他,便朝他走过来,问他:“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

三位英国妇女大吃一惊,想起昨天的不礼貌,一个个红着脸跑掉了。

励志故事200字3:跌倒时也要笑

日本著名哲学家中江兆民,早年留学法国,学养厚重,著述译著多部,人称“东方卢梭”。19,他54岁时被检出患了咽头癌,医生判断最多只能活“一年半”。他在“只要有一口气,就一定有事可做,也可过得愉快”的信念支持下,开始最后两部著作的写作。

他最终没有活过“一年半”,但气管被割开,“枯瘦得像仙鹤一样”的他,却以超常的毅力,完成了日本学术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一年有半》《读一年有半》。他在重病期间写的名诗《跌倒时也要笑》,也在日本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跌倒也要笑,是苦中作乐的顽强精神,是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具有这样的可贵品质,早晚会走出低谷,再创辉煌,即便壮志未酬,也会虽败犹荣,虽死犹生。

篇3:经典励志故事200字

有一天,俄罗斯作家克雷洛夫在街上行走,一个青年农民走过来拦住他,向他兜售果子:“先生,请买些果子吧!这箩筐里的果子有点酸,因为我是第一次学种果树。”年轻农民很笨拙地说着。

克雷洛夫对这个青年产生了好感,称赞他是个诚实的人:“那就买几个吧!不过,小伙子,别灰心,以后会收获甜果子的。因为我的第一个‘果子’也是酸的。”这个青年为找到知音而高兴:“你也种过果树?”

克雷洛夫解释说:“我的第一个果子是我写的剧本《用咖啡渣占卜的女人》,可是这个剧本没有一个剧院愿意上演,它至今还搁在我的书桌里。”

篇4:使人激励的关于袁隆平的励志故事

袁隆平的励志故事1:试验逃过劫难

1960年7月,袁隆平曾经在学校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鹤立鸡群,穗大粒大。但是,第二年,“大水稻”的种子播下去,结果,高的高,矮的矮,产量都很低。

但是,这株天然杂交稻启发了他:用人工杂交的办法,可以培植高产的杂交稻。

勾腰驼背埋在稻田里的袁隆平,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稻株。

在60个瓦钵里面倒腾了两年,培育成功“雄性不育系”后,1966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刊《科学通报》上,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这是中科院《科学通报》在“”停刊前的最后一期。恰好给国家科委九局的一个领导看到了,就发函下来,要求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试验。

“”开始不久,“白专典型”袁隆平未能幸免,他的几十个“资产阶级的坛坛罐罐”被“彻底砸烂”,捡回来的几兜秧苗就悄悄藏在学校后面的臭水沟里。

就在要被抓进“牛棚”的时候,工作组却从学校档案里面找到了那封公函。

袁隆平因此化险为夷,反倒成了保护对象。更令他惊讶的是,省科委还将“水稻雄性不育”列入科研课题,拨给他科研经费600元,两名“社队来社队去”的学生也被同意留校当他的助手。

但秧苗却再次被毁。1968年5月的一天,试验田被人踩得稀烂,秧苗被拔光。从田埂边的污泥里,他又捡回了5根半埋着的秧苗。让助手尹华奇感到惊讶的是,袁隆平继续干活,丝毫没有追究是谁干的,“他是那种摔摔打打都不记痛的”。

等到第二年6月,他又被派往100公里外的溆浦县低庄煤矿“宣传毛泽东思想”。两个月后,因为两个助手写信向上面反映,引起省科委和农业厅重视,专门成立了一个科研协作组,才把他调往长沙工作。

袁隆平的励志故事2:开放的科研

从这年10月,袁隆平他们开始到气候炎热的云南和海南去南繁。

遍寻资料,他发现海南的野生稻资源最多,所以,1970年秋天,几个人的科研小组又到了海南岛崖县的南红农场。

这时候刚好《人民日报》发表《农业学大寨》评论,后来袁隆平得意地说,“在外面搞科研,成了“逍遥派”,两头都不管。”

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上了袁隆平的课,就意识到农场附近的“假禾”,很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野生稻。它们一大丛匍匐着,穗粒又小又少,一碰就掉,看起来就像野草。他约了袁老师的助手李必湖一起去辨认,然后挖回了一兜雄花异常、花药细瘦没开裂的稻穗。

这株被取名“野败”的野生稻后来成了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1971年初,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又组织了一个全国性协作组。3月下旬,全国18个科研单位的一百多名农业科技人员都来到了南红农场。

此时“野败”的杂交第一代正在抽穗,还没有人知道其科研价值,但袁隆乎却毫无保留,把“野败”材料分送给大家做实验。

“他这个人做什么都很坦荡,最恨那种保守、自私的做法,”湖南农学院教师罗孝和也是1970年才进入这个科研小组的,他发现,袁隆平从来不搞“山头”,“只要表现出对课题感兴趣,他就欢迎,给外单位的讲课也一点都不保留”。

人多力量大,很快,在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上万次回交转育后,结果,湖南组和江西组、福建组都培育出了几个优良的不育系和保持系。

1974年,袁隆平育成中国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经试验种植,两季水稻产量都比常规水稻增产30%以上。

随后,他又设计了父本与母本分垄间种的栽培模式,还创造出用竹竿“赶花粉”的土办法,将种子产量从亩产5。5公斤提高到40公斤以上。

1976年是很特别的一年。稻田边的广播里,不时播出周恩来逝世、唐山大地震、毛泽东逝世等大事件。稻田里面,稀稀疏疏的杂交水稻却长出了粗壮饱满的颗粒。这年,全国大面积试种,208万亩杂交水稻,增产??热?吭?20%以上_。

杂交稻面积开始急速推广,到,全国有一半的稻田都在栽种杂交稻。

等到1981年6月,推了一个光溜溜的小平头的袁隆平上了北京,领了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

袁隆平的励志故事3:自在随意的老头

现在,他的办公室里面已经摆满了各种奖牌和证书。但老头子还是坚持在第一线做科研。每年一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亚基地去。

有次他爬田埂,旁边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挡开了,“你以为我老了啊,我蹿田埂比你年轻人还快当!”

成名成家的袁隆平好像仍然喜欢自在随意的生活。

他偶尔出差逛街,看到便宜衣服,就先在自己身上比试一下,然后又在助手身上比试一下,买上一大堆,回来就人人都发一件。有次到香港中文大学去作报告,他就扎了条刚在街边用10元钱买的领带。

19,湖南一个事务所评定“袁隆平品牌”价值一千亿元,杨澜到海南去采访他:“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她有什么看法?”

结果,他的回答是,“从来没有谈。”他后来跟助手说,“我就是个过路财神。”还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给他1。5万美元奖金,他全部拿出来,设立了一个杂交水稻基金,专门奖励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他经常跟人说起他曾经做过两次的梦: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梁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玉米一样大,他和助手们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聊天乘凉。

刚开始,周围人呵呵的笑,时间长了,才发现他满脑壳就惦记这个事情。他把身边英语好的年轻助手都尽量送出国去深造,为的是他的第二个理想:要让杂交水稻推广出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伏明感慨说,“袁老师又有追求又能自在,是个幸福的人。”

篇5:职场励志故事200字

职场励志故事200字

职场励志故事200字(一):分粥的故事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高尚的人也腐了。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小编解读: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做领导要分工明确,做职员要各司其职。

职场励志故事200字(二):求生反应与速度竞争

甲乙二人到了森林后,刚支起烧烤架,这时有个猎人走过来,说这个林子里有伤人的熊,前几天才咬伤了好几个游客,两人都表示不怕,愿意继续留下来,猎人走了后,甲越想越怕,对乙说:”不然我们还是走吧。”乙说:“不用怕!”甲感到奇怪,问乙:“难道你比我更强壮吗,可以打得败可怕的熊。你跑得比熊更快吗?”乙自信地说:“我没有能力打败熊,我也跑得比熊慢,但是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故事听起来有点无情,但竞争就是如此残酷。因为,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变数并且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界,比跑得快不快,很可能成为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快”、“好”、“能干”、“聪明”其实都是相对的形容词,有的时候知道我们竞争对手是谁非常重要。在太阳出来的时候,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就开始跑了。狮子知道如果它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它就会饿死。对羚羊来说,它知道如果它跑不过狮子,它就会被吃掉。对企业而言,亦是此理。在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历史时期,市场反应速度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只有能够迅速应对市场者,才能成为市场逐鹿的佼佼者。美国思科公司总裁约翰钱伯斯在谈到新经济的规律时指出:现代竞争已“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的吃慢的。”这无疑是成功者的经验之谈。如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风云瞬息万变,市场信息流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谁能抢先一步获得信息、抢先一步做出应对,谁就能捷足先登,独占商机。因此,在这“快者为王”的时代,速度己成为企业的基本生存法则。企业必须突出一个“快”字,追求以快制慢,努力迅速应对市场变化。诚如此,则企业争胜有望。

职场励志故事200字(三):因简单而胜出

托马斯是丹麦的一个手机制造商,有一天,他去哥本哈根的一家手机市场办事,看到一人问售货员:“有没有功能简单些的手机?就像最开始出的那种手机,能接能打就行。”售货员表示现在已经不生产这样的手机了。

职业的敏感性使托马斯意识到这里很可能潜藏着一个商机,他把那人请到一边,问他:“现在都追求多功能化,你怎么还要功能简单的手机呢?”那人说他是一家商务公司的经理,他现在用的手机,功能特别全,能上网、能收发电子邮件、能拍照摄像、能打游戏,还能看电视、看电影……但实际上,他的办公室和家里都有电脑,有专业数码相机,手机的很多功能都用不上。用这样的手机,反而影响了它的正常使用功能……

托马斯又咨询了一些老板对此事的看法,他们都希望能有一种功能简单的手机。

托马斯因此专为这部分人开发出了一种傻瓜版老板专用手机,这种手机摈弃了一切“多余的功能”,只能接打电话、发送信息,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老板们的欢迎。

当大家都追求复杂的时候,简单化也隐藏着巨大商机。

职场励志故事200字(四):贵在坚持

米琳大专结业后,前往南方某市求职,颠末一番努力,她和别的两个女孩被一家公司初步录用,尝试使用期为一个月,尝试使用合格,将被聘用。

在这一个月之内,米琳和那两个女孩都很努力,到了二十九天时,公司按照他们三人的营业能力,一项项给她们打分。结果,米琳虽然也很卓越,但仍然比另两位女孩低一至二分。公司王经理托部下通知米琳:“明天你是最后一天上班,后天便可以结账走人。”

最后一天上班时,两位留用的女孩和其他的人都关心的劝米琳说:“反正公司明天会发给你一个月的尝试使用工资,今天你就不必上班了。”米琳笑道:“昨天的工作还有点没做完,我干完那点活,再走也不迟。”到了下午三点,米琳最后的工作做完了。又有人劝她提早放工,可她笑笑,不慌不忙地把自己工作过的桌椅拭擦患上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而且和“同事”一同放工,她感觉自己很充实,站好了最后一班岗。其它员工见她这样做,都非常感动。

第二天,米琳到公司的财务处结账,结完账,她正要离开,顶头遇见王经理。王经理对她说:“你不要走,从今天起,你到质量检验科去上班。”米琳一听,惊住了,她不信赖会有这种好事。王经理微笑着说:“昨天下午我暗中观察了你好久,面对工作你有坚持的理念。正好我们公司的质量检验科缺一位质检员,我相信你到那里一定会干的很好。”

篇6:励志小故事200字

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为人谦和,天性恬淡。几年前,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励基金,一向深居简出的杨先生亲自参加仪式并宣布将他们夫妇所获稿酬悉数捐赠给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也是在那个仪式上,当主持人介绍钱钟书先生的生平,提到他曾获得英国牛津大学文学副博士学位时,杨绛坦然而又坚决地纠正道:不是副博士,是学士学位。许是主持人的疏忽,抑或是有意褒扬。但其丈夫,一个著名作家的学位光环,就这样被杨绛坦然而认真地抹去。

篇7:励志小故事200字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自称能根据一个人的字迹判断其性格并推测其前途。

一天,住在巴尔扎克寓所附近的一位老太太,拿了一本小学生的笔记本来请他判断。巴尔扎克翻了翻,便皱着眉,问老太太:“这个孩子是您家中的人吗?”

老太太回答:“没关系,您只管直说好了。”

巴尔扎克一本正经地说:“嗯,这个孩子浮躁而任性,很不爱学习,如果家长不严加管教,他的前途是不堪设想的。”

没等巴尔扎克说完,老太太便笑了起来:“巴尔扎克先生,这笔记本是您做学生时用过的啊!”

巴尔扎克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

篇8:励志小故事200字

中国著名画家林风眠8月12日因心脏病及肺炎病逝于香港港安医院,享年92岁。

林风眠先生一生致力于艺术教育和绘画创作。他早年留学巴黎,回国后融汇中西文化传统于一炉,创造出个人独特画风,蜚声国际艺坛。他先后在日本、巴黎、台湾各地举办画展,其作品已成为收藏家之珍品。

林风眠曾任国立北京艺专校长、国立杭州艺专校长。

篇9:励志小故事200字

亚历山大大帝给希腊世界和东方、远东的世界带来了文化的融合,开辟了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丝绸之路的丰饶世界。据说他为此投入了全部热情与活力,出发远征波斯之际,曾将他所有的财产分给了大臣。

为了登上征伐波斯的漫长征途,他必须买进种.种军需品和粮食等,为此他需要巨额的资金。但他却把全部财产都给臣下分配光了。

群臣之一的庇尔狄迦斯深以为怪,便问亚历山大大帝:“陛下带什么启程呢?”

对此,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只有一件财宝,那就是‘希望’。”

据说,庇尔狄迦斯听了这个回答以后说:“那么请允许我们也来分享它吧。”

于是他谢绝了分配给他的财产,而且大臣中的许多人也仿效了他的做法。

篇10:励志小故事200字

老先生常到一家商店买报纸,那里的服务生总是一脸傲慢无礼的样子,就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做事追求效率固然重要,可是缺乏礼貌一定会流失客人,没有了客人服务速度再快,又有什么用?

朋友对老先生说,为何不到其他地方去买?

老先生笑着回答:“为了与他赌气,我必须多绕一圈,浪费时间,徒增麻烦,再说礼貌不好是他的问题,为什么我要因为他而改变自己的心情?”

篇11:励志小故事200字

有一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而所谓的桥则是几根横亘在悬崖峭壁间光秃秃的铁索。

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以及两个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四个人一个接一个抓住铁索,凌空行进。

结果呢?盲人、聋子过了桥,一个耳聪目明的人也过了桥,另一个则跌下深渊丧了命。

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吗?

是的!他的弱点恰恰源于耳聪目明。

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

聋人说:“我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

那个过了桥的耳聪目明的人则说:“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激流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篇12:励志小故事200字

一个人得了难治之症,终日为疾病所苦。为了能早日痊愈,他看过了不少医生,都不见效果。他又听人说远处有一个小镇,镇上有一种包治百病的水,于是就急急忙忙赶过去,跳到水里去洗澡。但洗过澡后,他的病不但没好,反而加重了。这使他更加困苦不堪。

有一天晚上,他在梦里梦见一个精灵向他走来,很关切地询问他:“所有的方法你都试过了吗?”

他答道:“试过了。”

“不,”精灵摇头说,“过来,我带你去洗一种你从来没有洗过的澡。”

精灵将这个人带到一个清澈的水池边对他说:“进水里泡一泡,你很快就会康复。”说完,就不见了。

这病人跳进了水池,泡在水中。等他从水中出来时,所有的病痛竟然真地消失了。他欣喜若狂,猛地一抬头,发现水池旁的墙上写着“抛弃”两个字。

这时他也醒了,梦中的情景让他猛然醒悟:原来自己一直以来任意放纵,受害已深。于是他就此发誓,要戒除一切恶习。他履行自己的誓言,先是苦恼从他的心中消失,没过多久,他的身体也康复了。

篇13:励志小故事200字

古罗马时代,一位预言家在一座城市内设下了一个奇特难解的结,并且预言,将来解开这个结的人必定是亚细亚的统治者。长久以来,虽然许多人勇敢尝试,但是依然无人能解开这个结。

当时身为马其顿将军的亚历山大,也听说了关于这个结的预言,于是趁着驻兵这个城市之时,试着去打开这个结。

亚历山大连续尝试了好几个月,用尽了各种方法都无法打开这个结,真是又急又气。

有一天,他试着解开这个结又失败后,恨恨地说:“我再也不要看到这个结了。”

当他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不再去想这个结时,忽然脑筋一转,他抽出了身上的佩剑,一剑将结砍成了两半儿–结打开了。

骑虎难下

从前,有一个青年要到一个村庄去办事,途中要经过一座大山。临行前,家人嘱咐他:遇到野兽也不必惊慌,爬到树上,野兽便奈何不了你了。

年轻人牢记在心,一个人上路了。

他小心翼翼地走了很长时间,并没有发现有野兽出现,看来家人的担心是多余的了。他放下心来,脚步也轻松了几分。正在这时,他突然看到一只猛虎飞驰而来,于是连忙爬到树上。

老虎围着树干咆哮不已,拼命往上跳。年轻人本想抱树干,但却因为惊慌过度,一不小心从树上跌了下来,刚好跌在猛虎背上。他只得抱住虎身不放,而老虎也受了惊吓,立即拔腿狂奔。

另外一个路人不知事情的缘由,看到这一场景,十分羡慕,赞叹不已:“这个人骑着老虎多威风啊!简直就像神仙一般快活。”

骑在虎背上的年轻人真是苦不堪言:“你看我威风快活,却不知我是骑虎难下,心里惶恐万分,怕得要死呢!”

篇14:短篇成功励志故事200字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心得:有些时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实际应该的样子。如果你有信念,你只需要坚信付出总会得到回报。你可能不会发现,直到后来……

1.成功的职场故事

2.励志短篇文章(10篇)

3.成功励志文章:为成功找方法

4.励志小故事大道理短篇范例

5.创业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

6.关于成功励志语录

7.关于职场成功励志口号

8.短篇散文精选:不及时成功就是失败

9.成就心态成功的故事

10.精彩短篇青春励志文章推荐

篇15:200字名人励志故事

美国喜剧明星鲍勃.霍博擅以自嘲说笑,不但获得了观众的笑声,也赢得了无数人的敬爱。

当他第一次去好莱坞应征演员时,导演问他:“你擅长表演什么呢?”

他说:“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导演就要他当场表演。

于是,鲍勃.博走到办公室门口,大声对在外等候的应征者说:“你们都回去吧,公司已经录用我了!”

他的机智与幽默,他顺利地踏入了演艺圈。心得:有时候,快乐,幽默,不仅仅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

篇16:200字名人励志故事

里根是美国的第40任总统,他的乐观和自信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这种性格来源于他的少年时代。

当里根还是一个小男孩儿的时候,有一次,父母把他锁在一间堆着马粪的屋子里,要他体验一下生活的艰辛。一段时间后,父母有些放心不下,就到屋里去看他。哪料到,他非但没有哭闹,反而兴致勃勃地铲着那些马粪。他对着惊讶的父母兴奋地说道:“周围这么多马粪,我知道,在这附近的什么地方,准有个小马驹”。

这个寻找小马驹的男孩儿就在乐观的情绪中一天天长大,虽然他的家庭从未富裕过,甚至在萧条时期几乎破产,但在里根的记忆中,生活大都是幸福美好的。即使是在总统大选中遇到挫折,前景黯淡时,里根仍保持着他的乐观。

篇17:名人励志故事200字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唐伯虎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沈括上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凯伦凯勒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誉和嘉奖。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运动。她写的自传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为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分析:敢于正视人生的疾苦和磨难,是海伦成功的根本。正是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残疾人的精神代表,成了残疾人的骄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