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短一点的励志名人事迹(共1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在此,感谢网友“原来要zc”投稿本文!
对于同学们来说,无论是写作也好,做演讲也罢,适当的添加一些短一点的励志名人事迹还是很不错的,那么短一点的励志名人事迹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短一点的励志名人事迹:傅斯年的爱国心
傅斯年被誉为“国士”,被赞为“大炮”,并非没有来由。他富有民族气节,极具战斗精神,宁肯断头,决不屈膝。
当敌寇犹如蝗虫和黄蜂一般集结,准备疯狂入侵的时候,中国民间反抗者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江湖豪杰断发文身,知识精英蓄须明志,冯友兰和闻一多就是在抗战时期成为了“美髯公”。傅斯年是五四斗士,也是历史学家,他的做法很特别,给儿子取名仁轨,可谓态度鲜明。很显然,这个名字有出处,有典故。刘仁轨是唐朝大将,驻守朝鲜,抗击日军,打过极其漂亮的歼灭战。
抗战期间,傅斯年为儿子傅仁轨书写文天祥的《正气歌》,嘱咐他“日习数行,期以成诵”,告诫他“做人之道,发轨于是,立基于是,若不能看破生死,则必为生死所困,所以异乎禽兽者几希矣”。
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囚禁在大都(今北京)长达三年,元世祖忽必烈不想杀他,而想用他,于是让十二岁的宋恭帝去狱中劝降。文天祥见到宋恭帝赵隰的那副委琐熊样,仿佛万箭穿心,但他仍以“君降臣不降”五字断然峻拒。傅斯年是北人,文天祥是南人,北人素来轻视南人的骨气,然而悠悠数百载,毕竟会有例外。
1935年,神州大地风云变幻,形势危如累卵,日本人大肆鼓噪“华北五省自治”。畏敌如虎的人极其天真,主张将北平降格为“中立区”,为此发起建立北平文化城运动。一时间,人心惶惶,议论纷纷。值此敏感时期,胡适身为“低调俱乐部”成员,发表了附和政府妥协政策的软性言论———《保卫华北的重要》。傅斯年读罢此文,怒不可遏,大有冰炭不同炉、薰莸不同器的愤慨,他宣称要退出《独立评论》杂志社,与胡适割袍断义,割席断交,幸得丁文江居中斡旋,多方调停,傅斯年才与胡适言归于好。“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吾更爱祖国!”如此理解傅斯年与胡适的友谊,则庶几乎近之。胡适也是爱国的,但他一度被自己的那个“和比战难”的论调绊倒在地。
北平市长秦德纯上任伊始,设宴款待教育界名流,他板起面孔,虚声恫吓,要大家看清形势,知所进退,还公然为敌张目,大放厥词,“在日人面前要保持沉默”,以免惹祸,俨然出面为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招降。当时,全场名流面面相觑,噤声无语,气氛固结而凝重,唯有傅斯年愤然作色,拍案而起,当面教训秦德纯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是国民政府的官员,不要站错了民族立场。他宣称,当此国运悬于一线的危急时刻,身为学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种反抗的态度和不屈的精神,赢得了众多学者的敬重。嗣后,一二九学生运动发出示威的强音,使得北平浑浊的空气为之一清。当时,亲日派嚣张,日本特务猖獗,傅斯年严正表态,很可能招致血光之灾,但他大义凛然,毫不畏缩。
抗战伊始,名校南迁,然后西迁,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定址昆明(文学院和法学院在蒙自有三个月的过渡期),宝贵的师资和财力得以集中利用。因陋就简,办好一所战时的中国最高学府,这个奇妙的构想最初即源出于傅斯年的灵感。此举壮哉伟哉!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自可大书特书一笔。西南联大经受住战火的考验,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日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均是西南联大的高材生。
抗战胜利的消息传到重庆,傅斯年欣喜若狂,他从住所里寻出一瓶烈酒,跑到街上,手舞足蹈,犹如醉八仙,脱略于形骸之外。他用手杖挑起帽子,又像一位变戏法的魔术师。那晚,他在街头与民众笑闹了许久,直到酩酊大醉,手杖和帽子全都不翼而飞。国家出了头,老百姓有了活路,这是傅斯年最感畅怀、惬意的喜事。
短一点的励志名人事迹:朱元璋换椅树威信
朱元璋曾是郭子兴帐下的一名亲兵,屡立战功,屡献良策,深得郭子兴器重,不但将自己的干女儿嫁给他,还升他做了统率兵马的总兵官。
从一个要饭的穷小子、普通的兵蛋子,一下子成了军中的第二号人物,很多人心里都不服气,特别是那些战功赫赫的老将,他们年龄比朱元璋长,功劳比朱元璋大,名声比朱元璋响,如今,每次开会,朱元璋坐在头一把交椅上,他们却屈居其后,怎么想都心有不甘。
这种情况让朱元璋心里很不是滋味,工作也很难顺利开展,不过,他并没有利用职权,杀一儆百来终止流言,而是让小兵把会议室单独摆放的椅子撤了,换成两排长凳。没有了位置的束缚,大家可以随便就坐。
第二天开会时,朱元璋故意迟到,进会场一看,果然如他所料,诸将都抢前面的位置坐,留给他的,只有左边一个末位。
会议开始了,讨论军事问题时,需要各个将领发言,右边为大,坐在那边的人需要先发言,可是,这些人都是农民出身,大字不识几个,通顺话说不了几句,更别提有什么见解了,都是吭吭哧哧老半天,说不出一句管用的话。最后,轮到朱元璋了,他侃侃而谈,分析得入情入理,既有大方向,又有小细节,说得每个人都频频点头。孰高孰下,一目了然。
这样的情况出现几次后,大家从开始的不服,到对朱元璋佩服得五体投地,再开会时,都自觉地把右手第一的位置留给他,那些诋毁他的话也慢慢消失,朱元璋的威信树立了起来。
短一点的励志名人事迹:胡雪岩两次跳槽改变命运
胡雪岩是清末最有名的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大清首富。然而,胡雪岩在未发迹前,曾经跳过两次槽。可就是这两次跳槽,最终改变了他的命运。
胡雪岩第一次跳槽,是在大阜杂粮行当学徒的时侯。那时,他才15岁。一天,一位从金华来的客商到杂粮行谈生意,不巧的是,客商刚到大阜就病倒了,由于他在大阜举目无亲,无人照顾,拖着病体又回不了金华,心里十分着急,一时急火攻心,病情更加严重了。心地善良的胡雪岩知道后,就主动赶到客商的病榻前,给他端药送饭,忙前跑后,照顾得十分周到。在胡雪岩的精心照料下,客商很快就康复了。康复后,客商十分感动,主动对胡雪岩说:“我是金华火腿行的老板,我的店铺的规模比你所在的这个小杂粮行大,也更有发展前途,这样吧,你跟我走,到我那边去上班,如何?”面对客商抛来的橄榄枝,胡雪岩却出人意料地拒绝道:“这个可不行,我得先问一下我的老板。老板同意了,我才可以答应你。如果老板需要我留在这里,即使我想去,也不能跟你走。”后来,当他去征询原来老板的意见时,老板见他如此懂事,就欣然答应了。胡雪岩于是就从杂粮行跳槽到了金华火腿行。
到了金华后,因为金华火腿行的规模比较大,很多业务都要与杭州的钱庄打交道。和钱庄打交道的时间一长,向来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胡雪岩发现,开钱庄很赚钱。从此,他开始暗下决心,一定要到钱庄去当学徒。
可是,怎么去呢?对此,一般人可能就会直截了当地去问:你们那里需要学徒吗?我能不能去呀?或者暗地里偷偷地递上简历、找关系等等。但胡雪岩没有这样做,而是首先详细了解当钱庄学徒所需的条件。当得知做钱庄学徒要算钱算得快、算盘打得熟、字写得漂亮时。他马上开始每天暗自苦练书法和珠心算。由于他刻苦用心,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技能。之后,在与钱庄掌柜核对账目时,胡雪岩就故意不用算盘,全靠心算报账,且算得又快又准,这引起了钱庄掌柜的注意。后来,钱庄掌柜发现胡雪岩的算盘也打得快,还勤快好学,于是主动跟胡雪岩的老板说:“我们钱庄非常需要像胡雪岩这样的人,你愿不愿意把他让给我呢?”看到胡雪岩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同时又能进一步加强自己与钱庄的联系,老板自然是高兴地答应了。就这样,胡雪岩不用自己开口,也不用求人,便如愿以偿地进入了钱庄,不动声色地顺利实现了第二次跳槽。从此,胡雪岩通过钱庄,最终成就了他人生事业的辉煌。
在与郭德纲合作之前,他的事业正稳步上升,开始独当一面。他是著名相声艺术家石富宽的弟子,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导演系,参加过《编辑部的故事》《新刀马旦》《海马歌舞厅》等家喻户晓的电视剧的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担任节目编导和主持人。20xx年他正式与郭德纲合作,担任捧哏演员。在与他的合作中,郭德纲的相声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挤对他,虽说郭德纲要比他小好几岁,但他从来没有真的生气,反而用他的机智、敏捷烘托出郭德纲的幽默。许多观众都反映,只有他才能“捧”住郭德纲,是他让郭德纲大放异彩。观众认为,他已和郭德纲一起成为当今屈指可数的相声大家。但就算已经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就算有了广泛的认可,他依然甘心在德云社做一片绿叶,用尽全力支持配合着郭德纲。
他就是于谦,虽然以他的实力,他足以重新开辟自己的事业,担任主角,接受属于自己的光环,享受王者般的荣耀,而不是作为一个配角,默默地站在主角身边,甚至在主角接受观众的欢呼时,还要退后一步,承受那份失落。但是谁也不能否定,于谦成功了,在“捧”起郭德纲的同时,他也奠定了自己在相声界的地位。
其实在任何事业上,都会有主角配角之分。固然,在一项事业中,主角和配角的分量有轻有重,但更多的是因为分工的不同,主角可以成功,配角一样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甚至许多人的影响还会超过主角。香港著名演员吴孟达几乎一直都是演的配角,但他的影响已超过了许多演过主角的演员,被誉为“金牌配角”。大陆也有一位配角专业户,他就是著名电影演员牛犇。牛犇共拍过上百部电影电视,是影坛上的“常青树”,许多和他一起拍过电影的主角不过是昙花一现,而他已成为大陆影坛的传奇人物。
不仅影视界或娱乐界有这样大牌的配角,在其他方面同样有许多功勋卓著,甚至功高盖主的配角。乒乓球运动员乔红比邓亚萍先拿过世界单打冠军,但与邓亚萍配合双打后,她总尽量地多理解邓亚萍,让邓亚萍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默默地甘当配角,支撑着邓亚萍的事业。老好人的她同样成就了自己在乒坛的地位,她先后获得国家体委“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体育运动一级奖章”和“中国乒乓球运动杰出贡献奖”等殊荣。所以有人说,如果没有乔红的配合,邓亚萍创造的时代在双打上可能会有很大的遗憾。而一部三国史,本是魏蜀吴三国君主的博弈,但流传到现在,已然成了诸葛亮的传记,让人几乎忘了诸葛亮只是一个国家的军师,真正指点江山的应该是他的主公。
综上所述,配角并不是无足轻重,在他们的岗位上,他们也是主角,一样有他们成功的天地。在他们的天地里,他们一样是英雄,一样能成就自己的丰功伟业,而且不少时候丝毫不逊于名义上的主角。现在有个词创造得比较好,就是“某某帝”。用在配角身上,十分精妙,那些成功的配角真的可以称为“配角帝”,虽是配角,但他们是自己领域的王者。所以,不必为身为配角而烦恼,甘当配角、当好配角不仅是一种大爱,更是一种智慧,配角同样大有可为。
经典励志名人事迹2:用理想攻破猜想
——“笨孩子”刘路
20xx年10月,26岁的大学生刘路因为破解了“西塔潘猜想”而一举成名,被誉为是世界数学天才。而在此之前,刘路却很“一般”,“一般”到曾经被老师家长认为是笨孩子。
刘路出生于大连市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里。他性格内向,似乎没有一点出类拔萃的地方。但是,他对数学情有独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大学初等数论课本,便一下子爱上了它。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理论。初中的老师也讲整数、分数。不过,老师讲的都是一些概念化的东西,听起来似乎有些枯燥,刘路一点也不喜欢。可是,这本书为刘路揭开了那些枯燥背后的秘密,让他欣喜若狂。
刘路开始偷偷地自学。他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人在数学王国里遨游。有些懂,有些似懂非懂,有些根本就不懂。而那些似懂非懂或者根本就不懂的问题,就像是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他。他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去探索、去研究。为了解开一个“秘密”,刘路常常吃饭、走路甚至上课都在思考。每当那个“秘密”被解开,他就非常高兴,甚至兴奋得难以入睡。
在刘路沉浸在自己“秘密”的同时,他的学习成绩却在不断下降。初三的时候,他语文、英语都亮起了红灯,就连他喜欢的数学也并不出类拔萃。母亲找到了班主任,想找出刘路退步的原因。可是,他们把早恋、贪玩、上网等原因都一一排除了。因为,刘路学习很刻苦,一点也没有懈怠。最后,班主任给出了结论,这个孩子很笨,智力太差。
母亲回到家,已经是夜里12点。刘路没有睡。她推开了刘路房间的门,看着在灯下学习的刘路,无奈地叹了几口气。刘路听到母亲的叹息声,知道母亲在为自己操心。这一夜,刘路无眠。经过一夜的思考,他下决心抛掉自己的“秘密”探索之路,把心收到学习上来。
决心归决心,做起来却并不是那回事。因为,刘路已经离不开自己的数学研究。没有数学,刘路根本无法学习书本知识,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无奈,刘路只好规定每天只探究一个“秘密”,然后再把心收到学习上来。那段日子,刘路真的很难。他的难并不是来自书本上的压力,而是来自母亲的叹息和老师的白眼。有些科目的老师甚至完全把刘路抛弃,认为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笨孩子。刘路默默地忍受着,按照自己的计划,坚持走自己的路。
刘路赢了,刘路赢了自己。初中毕业,他勉强考上高中。高中毕业,他又勉强考上了中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这时候,母亲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刘路离开了父母,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涯。大学的学习环境比起初、高中来说,要相对宽松得多。他可以光明正大地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只是,课堂里的那些知识已经满足不了他。因为,那些知识对于他来说,已经是早已揭开的“秘密”。他要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他要把自己的兴趣进行到底。
这天,刘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发现了“西塔潘猜想”。“西塔潘猜想”是一个世界数学顶尖难题。“猜想”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20余年里,世界许多著名数学家对“西塔潘猜想”进行过研究,试图找出答案。可是,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刘路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查阅资料,试图找出答案。
刘路的研究被一位同学发现了,那位同学很惊讶,这可是世界数学尖端呀。再说,刘路的数学成绩在班级并不是最好的,只是一般般。一位很“一般”的大三学生怎么可能破解世界尖端难题呢?这个消息传出后,刘路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认为刘路完全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可是,刘路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继续自己的研究。一种方法失败了,就寻求另一种方法。经过3个多月的反复探索,刘路终于破解了这道困扰世界数学家20余年的难题。
用理想攻破猜想。如果你是一块金子,纵然被深埋在地下,但是,只要有理想,并向着理想不断努力,就总会有发光的那一天。
——吴冠中
看吴冠中的画,犹如欣赏一首唐诗、一阕宋词,那是一种阅尽繁华见真纯的意境。小而精致的运笔,简约洗练的线条,卓而不凡的气势。在他的画中,静中有动、由近及远、浅处见深,零散间蕴含大气候,辽阔处遇见小惊喜,叫人在笔墨浓淡之间生出无限遐思。
黑、白、灰是江南的主调,也是吴先生作品创作色彩的基石。他将画与诗、家与船、水乡与渔村融为一体,使江南的名胜成为画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我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江南……”西湖令吴冠中陶醉,使他非常眷恋,他在书中写道:“苏堤垂柳、断桥残雪、接天莲叶、平湖秋月……我几乎画遍了西湖的角角落落,春夏秋冬,浓妆淡抹总新颖。”
画廊济济,展览密集,许多画匠为争抢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外界的喧嚣并没有影响吴先生的画风,他坚持守望朴素的心灵,秉承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并振聋发聩地指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一语震惊画坛。的确,作为一代画师,吴先生的画秉承不染之风,轻灵飘逸,用笔极简。他画过一幅《阿尔泰山村》,尺寸在97厘米×180厘米。整幅画基本没有色块,尽皆线条构成,而且大多是黑线,配以少量红细线。他以为这些线表现了阿尔泰山的雄伟壮阔,层层叠叠,美不胜收。吴先生用线手法多样,以线条为主的作品还有《大江东去》《汉柏》等。比如《春如线》,美得一见倾心,令人窒息,大师不画红花,不画绿柳,而将黑灰错落的点和线渲染全屏,只是一些星点夹杂的红和绿啊,就像灵秀的春姑娘撒下织网,直把人间万物俘获一尽,置于苍茫无望间任其渐渐复苏。比如《轻舟远黛》,寥寥竹叶几笔舟线,一泼墨成一山河,岁月沧桑尽出其里,万千心事尽在其间。
在他去世前,有人曾提议以“东西贯中”办一个展览,并用这个特别的方式来回报吴冠中对故乡的热爱,但他大摇其头,以自己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拒绝了。画如其人,不媚俗,不流于浮华是吴冠中的人品。吴老这一生清心寡欲,虽然作品在国内外市场频频拍出数百万美元、上千万人民币的高价,却并未抬高他对生活的欲望;尽管他向社会捐赠了数百幅价值连城的名作,自己却居住在只有几十平方米小屋里。一次讲座,新加坡著名摄影师蔡斯民拿出了一组绝版照片——“吴冠中毁画”从未曝光过的图像讲述着吴老把200多张作品撕掉的故事。回想那段场景,蔡斯民仍心有余悸:“我在旁边看得真是心惊肉跳,这一张就是一百万元啊!”晚年的吴冠中,曾作为当时中国健在的画家中身价最高者,一次又一次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20xx年6月,在北京翰海举行的春拍会上,吴冠中的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拍出了5712万元的高价。
吴先生的画是一部书,他的一生何尝不是一部耐人寻味的读本。自传《我负丹青》云:“身后是非谁管得,其实,生前的是非也管不得。”一代大师做了一辈子丹青,却拒绝市场的规则,他觉得绘画不在技巧,内涵最重要。“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文学。”他梦想成为鲁迅那样的文学家,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丹青负我”。大师勤勉写生,始终不满于己,他说他的画并没有画好,逼仄于许多感情而无法以画笔来表现,由此声称,“下辈子不当画家”。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优秀的艺术家莫不将自我融于自然,在汲取天地之精华中颐养书画。吴冠中先生一生不负丹青,他把心埋进土地里,把对故乡山川的眷念之情寄予画幅中,使其与心灵共融生。
岳飞(公元1103—1142年)出生于河南省汤阴县一个贫苦农家。据说岳飞呱呱坠地的那天傍晚,刚巧一只大鸟从屋顶上飞鸣而过。父亲岳和便给他取名叫“飞”,字“鹏举”。
岳飞青年时代,是在国家内忧外患之中度过的。宋朝统治者纵情享乐;长期生息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勃然兴起,建立了金政权。1127年金攻陷宋都城汴京,北宋宣告灭亡。
这一年,岳飞正好24岁。这个饱读兵书、谙熟武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盼望有一天能够投身疆场,为国家报仇雪耻。当招募“敢战士”的消息传来时,他报名参军。就在他走上战场的前夕,深明大义的母亲,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嘱咐他一生一世都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勇杀敌,决不吝惜自己的生命。
岳飞参军后,一直坚持战斗抗金的最前线,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英勇杀敌。他率领的“岳家军”不畏强敌,独当一面,先后六次与金兵交锋,均获全胜,“岳家军”声威大震。而赵构却重用宠臣主和派代表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为了拯救沦陷在敌占军的苦难同胞,把敌人驱逐出境,岳飞不顾自己位卑言轻,上书给皇帝赵构,坚决反对继续向南逃跑,力谏赵构返回汴京,亲率六军北渡黄河,这样将帅一心,一定可以收复中原。这道奏书进呈后,触怒了赵构和黄、汪这些妥协投降派。他们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的罪名,把岳飞的官职革掉了。闲居三个月后,岳飞难以压抑心中报效国家的强烈意愿,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岳飞慷慨陈词,决心以身许国,消灭敌人,恢复故土,以报答父老乡亲。从此,岳飞又转战在抗金的战场上,而且-越勇,“岳家军”的`旗帜成了抗金力量的象征。金兵统帅不得不惊讶:“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荣氏集团从国外引进了大批先进的纺织设备和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墨守成规的同行们还延续古老的经营方式,成本超过荣氏兄弟,竞争力下降。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中国的纺织业界,荣氏兄弟的企业已是一枝独秀,占领了大部分的市场。面临生存困境的同行们大为不满,甚至有人造谣生事,以此恶劣手段来诋毁荣氏集团的信誉。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荣氏集团的股东们一致认为应该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本优势,大规模降价,用低廉优质的产品将竞争对手全部挤出市场,从而独占市场。
与此同时,有些同行们的行为越来越过火,甚至发生了为抢市场而相互械斗的事情。形势越来越严峻,股东们要求降价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深思熟虑的荣宗敬在与弟弟商量之后,毅然决定提高自己商品的价格。如此一来,荣氏集团的商品销量锐减,其他厂家得以顺利销售。双方剑拔弩张的气氛一下缓解了。
股东们为此疑惑不解。荣宗敬告诉他们:“如果我们降低价格,那么自然可以摧垮其他竞争者,独占市场。但是这些商家就可能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钱,不是一个人赚的,为人处世最重要的就是要给别人留出一条生路。只有大家都生存下来,发展起来,才会水涨船高。所以,利益要大家分享才好,不要总想着独占,那是贪婪。帮人就是在帮自己,不要把事情做绝!”
同行们得知荣氏兄弟的真实想法之后,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曾经有过摩擦的一些商家也主动上门道歉,荣氏兄弟在大家心目中有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几年之后,国外的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给中华民族产业带来巨大的打击。这时,有些外国领事主动找到荣氏兄弟,希望和他们结成战略伙伴。
荣氏兄弟断然拒绝了对方的建议。软的不行,对方就露出狰狞的面目,威胁荣氏兄弟如果敢降低价格和外商对抗的话,那么将承担一切后果!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各国驻华领事对当时腐败的政府施加压力,不准荣氏兄弟降价。
在内忧外困的情况下,不少股东都纷纷撤股,荣氏集团面临着生死考验。纺织业的同行们在外商的冲击下迅速崩溃,整个市场陷入混乱,中国的民族纺织业陷入了危机。就在这时,荣氏兄弟力排众议,毅然卖掉所有田产地皮和其他生意,将所有资金投到纺织业的竞争当中,奋起反击。双方的争斗异常惨烈,价格战从上海、苏州,一直蔓延到北京、广州等地。只有荣氏集团还在苦苦支撑。
在双方竞争到了白热化阶段的时候,荣氏兄弟在上海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们郑重地告诉大家:“我们荣氏子孙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就是倾家荡产,我们也要扞卫民族的尊严!”
数日之后,外商迫于各方压力,知难而退,荣氏兄弟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对于这两次价格的升降,多年后荣氏兄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当年我们提高价格,是为了给别人生存下去的机会,大家都是中国人,是兄弟,没必要把人逼上绝路;后来我们降低价格,是为了保护我们民族的工业——一旦外商倾销成功,我们的民族纺织业就崩溃了,那么以后就得看人家的脸色生活。这事关民族尊严,决不退让!商人以追求利益为根本,但最大的利益就是做好人,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才是我们兄弟所追求的!”
一九六一年五月的一天,雷锋因公事到丹东出差,清早五点钟从连部出发,在去抚顺火车站的路上,看到有一位大嫂背着小孩,手还拉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去赶车。天淅淅沥沥地下着雨,他们母子三人都没有穿雨衣。那个小女孩因掉进泥坑里,弄了一身泥,一边走还一边哭。看到这种情况,雷锋立即想道:我军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雷锋急忙上前去,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背小孩的大嫂身上,马上又背起那个小女孩,一同来到火车站。雷锋替她买好了票,又一同上了火车。在车上,雷锋看到那个小女孩,全身衣服没有一点干处,头发还在往下滴水,冻得她直打颤。雷锋自己一身衣服也湿了,他急忙解开外衣,摸摸贴身的那件绒衣还是干的,立即脱了下来,给那个小女孩穿上。听说他们母子三人早晨没吃饭就出来了,雷锋又把自己带的三个馒头送给了他们。上午九点钟,列车到了沈阳,雷锋领着小女孩,把他们母子三人一直送出车站。
在沈阳车站换车时,雷锋看到一个老大嫂在那里为难。他走上前去轻声问:“大嫂,你有什么困难?”
老大嫂说:“我从山东老家来,到吉林去探亲。在这换车吃饭,把车票丢了。想补票又没钱,心里着急……”
雷锋忙安慰说:“大嫂,别着急,跟我来吧。”雷锋把她领到售票处,给她补了一张车票。临别时老大嫂感激地问:“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部队的?”
雷锋笑了笑,心想这老大嫂真有意思,大概还想还钱呢,就说:“别问了,快上车吧,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老大嫂走上车厢,还眼泪汪汪地向雷锋招手……
雷锋从丹东回来,又在沈阳换车回抚顺。早晨五点多钟,雷锋背着背包,剪了票,便走向月台。通过下道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还背着很大的包袱。雷锋赶上前去问道:“大娘,你到哪去?”
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里老家来,到抚顺去看儿子。”
雷锋一听跟自己是同路,立刻接过大包袱,用手扶着老人。说:“大娘,我送你老到抚顺。”
雷锋扶大娘上了车,但车厢里已经挤满了人。雷锋正想给老人找个座位,身边一个大学生站起来,让老人坐下了。雷锋站在老人身边,等车开动了,就从挎包里掏出在站台上买的两个面包,分一个给老人。老大娘望着他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
“别客气,大娘,吃吧,垫垫饥。”他硬把面包塞到老人手里。老拿着面包,不知该说什么好,将身子往里边靠了靠,空出一点座位说:“孩子,你也坐下吧!”
孩子,孩子……这个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就象母亲叫着他的小名一样亲切。
雷锋挨着老人坐下了。一边吃着面包,一边同老人唠家常,问老人的儿子在抚顺做什么工作的,住在哪里。 “俺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我没来过,还不知住在哪呢!”老人掏出一封信,递给雷锋,“你看看,可知道这里?”
雷锋看过信上写的地址,他也不知道。但是他看出老人多么希望有人帮她找到儿子呀。
“大娘,你放心,我一定帮你老找到儿子。”
“那敢情好。”老人特别高兴地说。
火车驶进了抚顺郊区,一座座高大的厂房,一个个高大的烟囱,使老人十分惊奇,不住地往车窗外了望。
“大娘,这是咱们的煤都,这里出的煤又多又好。见到你儿子,让他领着你老好好逛逛。”
“老了老了,还要开开眼界哪!”老人兴奋地说。
火车进了站,雷锋扶着老人下了车,然后把自己的背包暂存在车站里,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东打听西打听,用了将近两个小时,费了许多周折,走了不少弯路,才找到老人的儿子。进得门来,老人免不了叙母子之情,第一句话就说:“不是这孩子送我,娘怕还找不到你呢。”
雷锋临走时,母子俩拉着他的手恋恋不舍,送出了很远很远……
雷锋时刻也不忘为人民做好事。运输班有一块菜地靠近一位老大娘的菜园。一天下了大雨之后,雷锋到地里去看菜,见大娘在自己的菜地里排水。雷锋走过去,一边帮她放水,一边和她唠起家常来。雷锋知道了这位大娘姓张,在旧社会也是个受苦的人,解放以后才翻了身,而且还是个光荣的烈属。他从心眼里热爱和尊敬这位老妈妈。以后,他总是把大娘的菜园收拾得干干净净,天旱了就帮她担水浇菜,还把拣来的大粪上在大娘的地里。十月一日,人们老兴高采烈地欢度国庆节。雷锋为了使大娘在这个节日里过得更快乐,吃过晚饭后就带上连队发给他的苹果送给大娘。老人十分感动,逢人就讲雷锋象她儿子一样地关心她。
一个中秋节的晚上,明月当空,秋风送爽。
各个班都到事务长那里领来月饼,每人分得一份,战士们边吃边谈心,有说有笑,到处溢着一片欢乐的气氛。
雷锋也领到四块月饼,但他没吃,捧在手里发起愣来了。过了一会,他悄悄地离开了大家,来到车场,泪珠止不住地掉下来。在这个八月十五的夜里,那满地皎洁的月色。吹过身旁的飕飕的晚风,眼前这美好的情景却勾起了他的一番心事,使他想起妈妈悬梁自尽那个可怕的晚上……
他想起了在旧社会里受尽种.种苦难的妈妈,想起了爸爸、哥哥和弟弟那悲惨的命运……他不禁自言自语地说道:“我的父母要能活到今天,看见他们的儿子成了人民的战士,人民做了国家的主人,他们该多高兴啊!”
回到宿舍,雷锋将月饼用纸包起来,当晚就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慰问信:亲爱的阶级弟兄,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负伤和有病的休养员同志:这四块月饼是人民送给我的。它使我想起了过去的苦,体验到今日的甜。因此,我很自然地想起了你们,请收下一个战士的心意吧!……
第二天,他来到抚顺市西部职工医院,把月饼连那封写好的慰问信,一起送给了为社会主义建设出过力的伤病员同志。
伤病员分吃了他的月饼,一致感谢他的深情厚谊,写了感谢信,表示决心:要争取早日出院,在煤炭生产战线上做出更大成绩,以报答阶级弟兄的关怀。
中国励志名人事迹:孔胜东义务修理自行车
1986年,共青团浙江省委向全省团员发出了为社会风气根本好转作贡献的倡仪。年轻时的孔胜东想到了用自己的自行车的修理技术为群众做点事。于是,他立即行动,每逢周六晚上7时到10时,在自家门口挂出了“共青团义务修理自行车”。他修车从不收一分钱,当车主有急事而车又一时难以修好时,他就把自己的车借给了别人。
就这样到了1995年春节,孔胜东父亲病重,他也只陪了父亲两天,因为第三天正是周六。在父亲去世的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六,事虽多,但他还是自觉补了一个晚上。
来,不管是怎样,他都没有歇过一次摊!
北大文科资深教授叶朗曾是美学大师朱光潜的学生。
上中学时,叶朗经常和同学们去北大玩耍。有一次,他们途经燕南园一段残垣断壁,看见一位十分矮小的老人,静静地坐在青石板上。看到孩子们走近,老人拄起拐杖,从石板上艰难地站起来,慢慢绕到残垣之后,隔着那段残破的矮墙,向孩子们递过一枝盛开的紫丁香。
孩子们被老人家浪漫的举动吓坏了,便加快脚步,慌张地跑掉。叶朗胆子最大,没有跑,而是一个人走上前,隔着墙,双手接过紫丁香。老人没有说话,但他的嘴角在笑,在努力地表达着一种美好的情愫。
后来,叶朗考上北大,才知道当年那位隔墙递花的老人,就是鼎鼎大名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大三的一天,叶朗从燕南园经过,途经那段残垣,又一次遇上了朱光潜。先生手里握着一枝紫丁香,见叶朗走来,又一次隔着矮墙,递过一枝散发着清香的紫丁香。
直到今天,叶朗一直珍藏着那两朵紫丁香,把它们夹在朱老先生的著述《西方美学史》中。在北大的课堂上,叶朗谈及这段往事,无限感慨:“我一直偏执而迷信地认为,那不是自然界中一枝普通的'花朵,它分明是人类精神之树的果实,是一代宗师无言的暗示。在即将熄灭生命之火的岁月里,先生不断越过隔墙,把旷世的风范吹进晚辈们的心灵中。”
大师无言,静水流深;先生之风,高山仰止。那隔墙递过的紫丁香,便是一本教会后辈做人处世的珍贵教科书。
齐威王当了霸主以后,燕、赵、韩、魏等国怕他三分,纷纷前来朝贡。只有西方的秦国没有来。原来,当时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落后,中原各国叫它“西戌”,把它看作野蛮民族,瞧不起它,很少跟它来往,还不时派兵侵夺它的土地。
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感到秦国外受强邻的欺压,内有贵族的专横,日子很不好过,决心奋发图强,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为了寻求改革的贤才,就下了一道命令:“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谁有好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就封他做大官,赏给他土地。”不久,一个叫卫鞅(yāng)的年轻人应征从魏国来到秦国。
卫鞅姓公孙,名鞅,原是卫国的一个没落贵族,所以大家管他叫卫鞅。他看卫国弱小,不足以施展他的才华,就跑到魏国,在魏国当了好些时候的门客,也没受重用。卫鞅正在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忽然听到秦孝公招聘人才,他决心离开魏国到秦国去。
卫鞅到了秦国,托人介绍,见到了孝公,卫鞅把他的一套富国强兵的道理和办法给孝公讲了一遍,他说:“一个国家要富强起来,就必须重视农业生产,这样,老百姓有吃有穿,军队才有充足的粮草;要训练好军队,做到兵强马壮;还要赏罚分明,种地收成多的农民、英勇善战的将土,都要鼓励和奖赏,对那些不好好生产、打仗怕死的人,要加以惩罚。真能做到这些,国家没有不富强的。”
孝公听得津津有味,连饭都忘了吃。两个人议论国家大事,谈了好几天,十分投机。最后,孝公决定变法,改革旧的制度,推行卫鞅提出的新法令。
这个消息一传开,贵族大臣们都一起反对。不少大臣劝孝公要慎重,不要听信卫鞅那一套。孝公心里非常赞成卫鞅的主张,觉得不变法就不能使秦国富强起来,但是看到反对的人那么多,又感到为难,就把许多大臣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辩论。一个叫甘龙的大臣首先发言,他说:“现在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官吏做起来得心应手,老百姓也都习惯了。不能改!改了准会乱!”另外一些大臣也跟着说:“新法是胡来”,是“谬论”,“古法、旧礼改不得!”卫鞅理直气壮地驳斥他们说:“你们口口声声讲什么古法、旧礼,请问这一套能使国家富强起来吗?从古以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和礼。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改变古法、旧礼有什么不对?墨守成规只能使国家灭亡!”
卫鞅从古到今,举出大量事实,说明变法的必要,把那些大臣驳得哑口无言。孝公听他说得头头是道,把反对变法的大臣一个个都驳倒了,非常高兴,对卫鞅说:“先生说得对,新法非实行不可!”说罢就拜卫鞅为左庶长(古时候一种官名),授予他推行新法令的大权,叫他抓紧把变法方案制订出来。并且宣布:谁再反对变法,就治淮的罪。这样,那些大臣都不敢吭声了。
卫鞅很快就把变法方案制订出来了。孝公完全同意。卫鞅怕新法令没有威信,老百姓不相信,推行不开,就想了个办法。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来长的木头,旁边贴了张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赏他十金。”不多会儿,木头周围就围满了人。
大伙儿心里直犯嘀咕:这根木头顶多百把斤,扛几里地不是什么难事,怎么给这么多的金子呢?或许设了什么圈套吧?结果谁也不敢去扛。卫鞅看没人扛,又把奖赏提高到五十金。这么一来,人们更疑惑了,都猜不透这新上任的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这时候只见一个粗壮汉子分开人群,跨上前去,说:“我来试试。”扛起木头就走。许多看热闹的人,好奇地跟着,一直跟到了北门。只见新上任的左庶长正在那里等着呢。他夸奖那个大汉说:“好,你能够相信和执行我的命令,真是一个良民。”随后就把准备好的五十金奖给了他。
这事儿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说:“左庶长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他的命令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啊!”
周显王十三年(公元前356年),卫鞅的新法令公布了。主要内容有:
第一,加强社会治安。实行连坐法,把老百姓组织起来,五家编为“一伍”,十家编为“一什”,互相担保,互相监视。一家犯了罪,九家都要检举,否则十家一起判罪。检举坏人和杀敌人一样有赏,窝藏坏人和投降敌人一样处罚。外出必须携带凭证,没有证件各地不准留宿。
第二,奖励发展生产。老百姓努力生产,粮食布帛贡献多的,可以免除一家劳役;懒惰和弃农经商的,连同妻子、儿女一起充为官奴。一家有两个儿子以上,成人以后就要分家,各自交税,否则一人要交两份税。
第三,奖励杀敌立功。官爵大小以在军事上立功多少为标准。功劳大的封官爵就高,车辆、衣服、田地、住宅、奴婢的赏赐,也都以功劳大小而定;军事上没有功劳的,即便有钱也不能过豪华的生活,就是贵族也只能享受平民的待遇。
新的法令刚刚开始推行,就遇到很大阻力。那些贵族宗室不去打仗立功,就不能做官受爵,只能享受平民待遇,失去了过去的许多特权;实行连坐法以后,他们也不能为所欲为了。因此,都疯狂地攻击新的法令,更不要说保守势力的代表甘龙他们了。在他们的唆使下,就连太子也出来反对。卫鞅把甘龙罢了官,可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便处分,卫鞅去找秦孝公,对他说:“新法令所以推行不开,主要是上头有人反对。”孝公说:“不管谁反对,就惩办谁。”卫鞅把太子反对、故意犯法的事一说,孝公既生气又为难,没有言语。卫鞅说:“太子当然不能治罪,但是新法令如果可以随便违犯,今后就更不能推行了。”孝公问:“那怎么办呢?”卫鞅说:“太子犯法,都是他的老师唆使的,应该惩治他们。”孝公表示同意。这样,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就被割了鼻子,公孙贾就被刺了面。大伙看到孝公和卫鞅这样坚决,都不敢反对新法令了。
几年以后,秦国变得强盛起来。由于新法令规定了增产多的可以免除一家的劳役,老百姓一心都务农,积极种田织布,生产得到很大发展,人民的生活也有所改善;由于新法令规定了将士杀敌立功的可以升官晋级,所以都英勇作战。老百姓很高兴。孝公看卫鞅制订的新法令成效显著,就提升他为大良造(当时一种大官名称)。并且派他带兵去攻打魏国。原来十分强盛的魏国,这时候已经衰弱下来,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连都城安邑也被秦军攻占了。魏国只得向秦国求和。卫鞅凯旋而归,接着,在国内又进一步推行新法令,主要内容有:把国都从雍城(雍,今陕西省凤翔县)迁到东边的咸阳,以便于向中原发展;把全国分成三十一个县,由中央直接委派县令县丞去进行治理,不称职的县官治罪;废除“井田”制度,鼓励开荒,谁开归谁,允许自由买卖土地;统一度量衡等。这些都是发展生产的有力措施,对于巩固和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起了很大的作用。新法令实行了十年以后,秦国变成当时最富强的国家。周天王派人给孝公带来礼物,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领袖),中原各国都纷纷前来祝贺,对这个新兴的强国都另眼相看了。
秦孝公十分欢喜。后来把商、于一带十五座城镇封给了卫鞅,表示酬谢。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卫鞅称做商鞅了。
过了几年,秦孝公病死了,太子即位,是秦惠文王。惠文王以前反对商鞅的新法令,商鞅给他定了罪,给他老师判了刑,所以他一直怀恨在心。这会儿,他一当国君,那些过去反对商鞅的人就又得势了。他们串通一气,捏造罪名,硬说商鞅阴谋造反。惠文王就把他抓住处死了。商鞅虽然死了,可是,他推行的新法令已经在秦国扎下了根,再也无法改了。他的变法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岳飞(公元1103—1142年)出生于河南省汤阴县一个贫苦农家。据说岳飞呱呱坠地的那天傍晚,刚巧一只大鸟从屋顶上飞鸣而过。父亲岳和便给他取名叫“飞”,字“鹏举”。
岳飞青年时代,是在国家内忧外患之中度过的。宋朝统治者纵情享乐;长期生息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勃然兴起,建立了金政权。1127年金攻陷宋都城汴京,北宋宣告灭亡。
这一年,岳飞正好24岁。这个饱读兵书、谙熟武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盼望有一天能够投身疆场,为国家报仇雪耻。当招募“敢战士”的消息传来时,他报名参军。就在他走上战场的前夕,深明大义的母亲,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嘱咐他一生一世都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勇杀敌,决不吝惜自己的生命。
岳飞参军后,一直坚持战斗抗金的最前线,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英勇杀敌。他率领的“岳家军”不畏强敌,独当一面,先后六次与金兵交锋,均获全胜,“岳家军”声威大震。而赵构却重用宠臣主和派代表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为了拯救沦陷在敌占军的苦难同胞,把敌人驱逐出境,岳飞不顾自己位卑言轻,上书给皇帝赵构,坚决反对继续向南逃跑,力谏赵构返回汴京,亲率六军北渡黄河,这样将帅一心,一定可以收复中原。这道奏书进呈后,触怒了赵构和黄、汪这些妥协投降派。他们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的罪名,把岳飞的官职革掉了。闲居三个月后,岳飞难以压抑心中报效国家的强烈意愿,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岳飞慷慨陈词,决心以身许国,消灭敌人,恢复故土,以报答父老乡亲。从此,岳飞又转战在抗金的战场上,而且-越勇,“岳家军”的旗帜成了抗金力量的象征。金兵统帅不得不惊讶:“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现代励志名人残疾事迹:80后失聪女孩“以眼代听”过托福
8个月大时成“小聋女”
1985年6月,刘轶降生在一个幸福家庭,她的出世给全家带来了不少欢乐。然而,好景不长,8个月大时的一次普通感冒发烧,改变了全家人生活的轨迹。
那天,刘妈妈带着刘轶慌忙地赶到医院,当班的医生给她开了卡拉霉素注射药,打完针后,刘妈妈把她抱回了家。之后的几个月,家人渐渐发现,原本聪明伶俐的小刘轶似乎没有以前活泼了,逗她玩时,也不太搭理人。刚开始,父母并没多想,以为小刘轶只是不好动了。
到她1岁时,刘妈妈怀着不安的心情,带她到医院做了检查。诊断结果为一级听力残疾——小刘轶因用药过量失聪了……这就像一场晴天霹雳,给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阴影。
父母带着刘轶几乎寻遍了全国,练气功、学按摩、扎针灸、吃中药,能够尝试的方法都用了,丝毫不见好转的迹象。
由于完全丧失了听力,刘轶无法像普通人那样,在日常语言环境中,模仿别人学说话。眼看如天使般可爱的女儿突然坠入无声世界,全家人一度陷入了悲伤和沮丧之中。
看着女儿稚嫩的小脸,刘妈妈默默决定,即使再艰难也不放弃,听不到别人说话,就教她“看话”——读唇,每次发音,妈妈教刘轶:用手摸着自己的声带,感受 发音时的气流;眼睛盯着妈妈的嘴唇,认清每个字的口型。几十遍、几百遍、几千遍……妈妈耐心地教着,刘轶吃力地学着,常常练得口干舌燥。但无论刘轶怎么努 力,所有的音都发不准。为了给她正音,妈妈跑到药店买回了压舌板。发音时,用压舌板轻轻地调整她的舌位,常常搞得小刘轶呕吐不止,嚎啕大哭。
3岁的一天,刘轶第一次开口叫出那声“妈妈”时,她看到了妈妈眼睛里闪烁着泪光。
放弃保送名额 凭实力“杀”入省重点
经历了语言康复训练后,刘轶渐渐摸索到识字和组织语言的初步规律,并体会到了通过唇形和语境来分解、识辨双语语音的方法。
1992年,刚满7岁的刘轶已在妈妈的悉心教导下,学会了4000多个汉字,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9月就要开学了,是送她去聋哑学校,还是普通小学?父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刚上小学时,刘轶遇到了不小的困难。由于听不见,她只能通过读唇来理解老师的意思。但有时老师讲话太快,她没记下来,下课后,她会撵着老师后面问,直到弄清才会罢休。
克服了“看”普通话的困难,,升入初中的刘轶又迎来了新的挑战:英语课。第一节课后,教英语的王胜兰老师刚走出教室,就发现袖子被人拉住了, 回头一看,是刘轶。“你—教—我—读—单—词—”,每一个字从刘轶嘴里发出来时,王老师都愈发感受到这个“特殊”学生眼中的渴望。
王老师开始教她用手势和口型来“看”英语。就像小时候“看”普通话一样,刘轶用手摸着王老师的喉咙,感觉元音和辅音,王老师把嘴唇贴在刘轶的手腕上,用气流分清辅音和浊辅音。师生俩谈笑风生,旁人却看得眼圈发红。第一次听力测验,她看着王老师的嘴唇,考了100分。
靠着勤学好问、刻苦认真的劲头,刘轶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初中毕业时,她获得了直升市级重点高中的资格,但她放弃了保送名额,参加了中考。她凭借总分全区前30名、物理满分的好成绩,顺利考上了武汉三中。
“以眼代听”考四六级听力,通过托福和gre
虽然刘轶只能通过眼睛来感受世界,但她坚信天道酬勤。每天雷打不动的语言训练,除了练习说普通话,还要读英语美文,学习发音,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
一般聋人孩子即使能够勉强在普通小学就读,绝大多数到了高年级后就跟不上课程,而转入特殊学校。但刘轶却一直坚持读普通小学、中学,最后通过全国统一高 考进入了大学学习心理学专业。大二那年,她开始着手准备英语四级考试。尽管从初中起她就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但想把它学好,对于完全没有听力的人来说,并 不简单。
渐渐地,她总结出一套学习方法:看视频学口型,边做题、边背单词,坚持读出声、强化记忆。四级考试当天,学校为她设置了单人考场,由老师现场念听力题,她通过读唇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过了四级,又过了六级……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着聋人学生也可以学好英语。
一考上华师的研究生,刘轶就明确了方向:去美国攻读特殊教育专业博士。同班的赵梅菊从大四就注意到了她,“当时只是看到她经常跑到我们专业实验室来自习,后来才知道,由于她是跨专业考研,所以复习的东西要比我们更多,她是我见过最刻苦的人!”
刚考完研,其他同学们还没缓过劲来,刘轶又报名考了gre,“因为我想保持住那股劲头,所以不敢放松”!考试结果出来后,她用1400的高分再次让大家 刮目相看,半年后,她又高分考过了托福。赵梅菊说,是刘轶打破了她对聋人的偏见,“认识她之前,一直以为聋人会因为语言功能的不健全,影响到他们的逻辑思 维能力,但刘轶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学术能力也很强,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三篇论文”。
立志做特教事业的学者
谈到自己的梦想,刘轶说,她想去美国攻读特殊教育专业的博士。
“因为自己在学习、成长和生活经历中深深地感受到,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尤其是残疾人,所以我想用专业知识帮助这个弱势群体。”在刘轶的qq空间中,“立志做特教事业学者”的签名时常给她前进的动力。
刘轶常常感慨,自己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身边人的关爱,因此,她比平常人更懂得感恩。
从大一暑假,她就开始在武汉市慈善总会做义工。大三那年,她每个周末都要从汉阳挤2个小时的公交车,到武汉市儿童福利院给孩子们做心理辅导。现在,她每 周都要去武汉市第二聋校做义教。由于从小在普校接受教育,不熟悉手语的她和聋校的孩子们之间出现了一道语言屏障。不服输的她开始自学手语,她逐渐摸索出和 聋校孩子们的沟通方法。
武汉市第二聋校高二(1)班的学生姜诗芬一提到她,便露出了可爱的笑脸,并用手语比划着:“刘轶姐姐知道我很想 把英语学好,每周都要来家里给我补习英语课。”英语老师杨丹说,刘轶从这学期起,每周都来给孩子们当义教,知道有些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会专门给他们“开 小灶”。在刘轶的帮助下,姜诗芬在上个月的期中考试中,成绩提高了20多分。
在和聋人学生的接触中,让刘轶对中国特殊教育的现状有了更 多的担忧:聋校的孩子往往生活单一,由于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比较欠缺。11月19日,她在参选“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时,为复兴 大武汉建言献策:“将融合教育精神并入武汉的特殊教育,真正体现教育机会平等、教育公平的核心内涵,关注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教育”。
用乐观给人“正能量”
“被伤害也要保持美好”,这是刘轶的一条qq说说。回想刚上学时的经历,她和妈妈都不愿多说。“也许是别人不太理解这个群体,所以有时候对她的某些伤害也只是无心的,我们不想怪任何人”,善良的刘妈妈说。
刘轶的另一条qq说说写道:“幸福只存在于你身心善美坚稳之处”。正如刘妈妈对她的教导,刘轶在生活中,也逐渐学会了用包容去体谅别人,在微笑中练就坚强。
而和她相处过的同学都感叹,刘轶是个刻苦到极致、认真到极点的人,“看到她这么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也受到了激励”,刘轶的同学亢飞飞说。
和刘轶相识已六年多的刘康琦说,刘轶就像一位“知心姐姐”,“有时我在生活中、学习上状态不佳时,她会告诉我放松心态,我每次一想到她这么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就觉得自己遇到的一切困难都是‘浮云’。”
刘轶,这个在无声世界中勇敢追梦的美丽女孩,用乐观、开朗和向上的生活态度给予身边人正能量。
现代励志名人残疾事迹:残疾女孩70块钱起家变成百万富翁
天生爱画画成就创业根基
周彦俊的童年是灰色的。一岁半的时候,正在蹒跚学步的他得了小儿麻痹症,从此永远失去了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的机会。父亲是个篾匠,经常外出揽活。年幼的他寄养在别人家中吃百家饭。但他并不甘心寄人篱下,十岁那年,他拄起拐杖开始独立生活。穷苦的父亲希望残疾儿子学点实用的东西养活自己,12岁那年,他父亲买了一台缝纫机,让他学缝纫。然而,周彦俊却痴迷上了画画。没有专业老师指点,只有狂热的兴趣,他的画笔却从不停歇:画人物、画动物……为同学们描摹小人书,给班级出板报。他笔下的人物、动物、植物惟妙惟肖。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画画竟成了他后来创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靠70元白手起家
18岁那年,周彦俊的双脚动了两次大手术后休学了。从此,村里人就经常看到一个双脚打着石膏,双手拄着拐杖,身背画架的少年。他到处给人画画,一张画卖两块至两块五。20岁那年,周彦俊迎来了生命中第一个转机。这年他退学了。怀揣着父亲给他的70元钱和朦胧的创业想法,他独自前往县城自谋出路。当地有个风俗,办喜事盛行赠送画匾。周彦俊认为这是个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生意。进县城的第一个月,周彦俊没有赚到足够的钱交房租,被房东扫地出门。周彦俊的忠厚老实打动了第二个房东,不但把房子低价租给他,还答应到年底再付房钱。有了落脚的地方,周彦俊留下生活费,把剩余的钱都买了玻璃、颜料、画框,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小店。开始时他给人画镜屏,别人做寿,他就画不老青松;别人结婚,他就画龙凤呈祥,再加上玻璃、画框来提高档次。镜屏每块成本2元左右,卖出去3.8元,周彦俊的原始积累就是从这一个个细微的2元差价汇集而成的。
做大作坊远走他乡偷师学艺
三个月下来,周彦俊攒了一笔小钱。从中,他看到自己能做得更大。做大生意资金显然不足。于是,残疾的他再次上路,这次,怀揣200元钱,远去广西柳州。本来想去找朋友借钱,没想到碰上了生命中第二次转机。钱没有借到。满心失望的他在柳州商场闲逛。商场内一种用通草做成的立体画匾让他眼前一亮。他认定这是可以开发的新产品,画匾的边角上印着一个印章贵州贵定。顾不得路途遥远和行走不便,他坐上了前往贵定的长途车。也许是其貌不扬的原因,假装成进货商的周彦俊并没有引起厂方的警惕,他仔细参观了整个工艺流程,临走时还买了一块成品和半斤通草,带回家研究改进。改进过的通草画匾造型独特,在喜好画匾的湖南市场大受欢迎,甚至抢占了广西市场。
上门订货的厂家络绎不绝,其中还有他之前偷师的生产厂家。周彦俊顺势扩大小作坊规模。后来小作坊被涟源县工商联收购,员工增加到了40多人。
自立门户成了百万富翁
从此,周彦俊坐上了让当地人艳羡的位置--公办美术厂副厂长。然而,自立门户的想法始终在他心头激荡,他毅然辞职,筹办兴华工艺美术厂。
启动资金由朋友们东凑西凑而来。美术厂月收入从两三千迅速蹿升到几万元。周彦俊用近20万买下600平方米地皮,建起300多平方米的厂房。此时他脑子里已有产品转型的念头。虽然当年偷师学来的匾额生意不错,但他参加广州交易会后,意识到产品再不更新,客源必将不断萎缩。自那时起,他吃饭睡觉都在琢磨开发新产品。终于,笋壳进入了他的视野,用它来做野鸭、鹰等动物的羽毛效果非常逼真。新产品一上市,反响出奇地好。他很快为这个新产品申请了专利。商家找上门来指定要包销他的新产品,并定下协议,一天要150个,而当时他的工厂一天生产能力只有60个。为此工厂不断扩大规模。后来,他的业务遍及湖南省40多个县和北京、上海、四川等十几个省市。数百万元收入滚滚落袋。30岁的周彦俊在湖南成了创业神话。
以上便是这位残疾人创业故事。连周彦俊这样的残疾人都能去发愤图强,那么作为手脚完好的我们,如何不能为了个人创业梦想而去勇敢地拼搏呢?
现代励志名人残疾事迹:80后独臂女孩晏永红
遭遇车祸,失去左手和双腿
晏永红出生于荣昌县安富镇一个普通农家。20xx年7月,从璧山师范学校毕业,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和大多女孩一样,晏永红活泼开朗、对未来充满美好幻想。然而谁也想不到,如此平淡而甜蜜的生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戛然而止……
20xx年11月3日,晏永红前往重庆火车站送别同学,不慎被火车卷入轮下,拖行了70米。在医院昏迷半月后醒来,当她掀开被子,发现左手和双腿都不见了……晏永红顿时觉得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事后,她在博客中这样写道:“我看见了世界上对于自己而言最大的惨不忍睹,我看见了那虽然裹着厚厚纱布的不足10厘米的左腿和稍微长一点的右腿!那一刻我才明白:什么叫“突如其来”,什么叫“切肤之痛”……我的大脑里一片空白,“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哭得那么悲恸、那么凄楚、那么绝望!”
“我只有一个想法:天啊!你为什么那么残忍?为什么让我接受这样残酷的事实?为什么你要让我醒过来?”
独臂天使,坚强创业
20xx年,晏永红接受康复训练,这期间,她用一只手疯狂般的练习打字速度,并重新开始因车祸而中断了的大学自学考试。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活出精彩!
三年前,晏永红回到家乡荣昌,在街头的公交车身上,她看到政府扶持微型企业的政策宣传:“为什么不办一个微型企业?”晏永红心里一动,开着轮椅来到了县工商局,微企科负责人热情接待了她,还详细介绍了申办微企的各个细节。
见她生活自理都非常艰难,担心她是否有能力办微企的朋友问她:“你身体状况这么糟糕,能开什么公司?”“我能。我要开一家书店!”晏永红昂起头、自信地大声回答。
开办微企需要10万元的注册资金,晏永红手里却没有这笔钱。她的姐姐和亲戚们东拼西凑,仍差3万多元钱。就在晏永红一筹莫展的时候,荣昌县工商局领导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研究决定给她“开绿灯”,注册资金门槛放低到6万4千元。
20xx年5月,荣昌县城海棠二支路,一个40多平方米的,名为“怡馨林书屋”的图书、音像制品租售店开业。为了引导借阅者多思考,她以免费借阅方式,鼓励读者阅读后写心得,还将这些心得整理为专柜,供其他借阅者参考;为了激活图书资源,她发动读者将自己家的书拿到“怡馨林”,换取同等价值图书。为了尽量给借阅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她决定“怡馨林”借阅者不必办卡;她还主动义务帮助附近中小学的青少年读者,到网上去订购图书……短短一年时间,小小的“怡馨林书屋”,存书量猛涨到两万多册。
白天在“怡馨林书屋”,晚上她还要到县城繁华广场摆夜市书摊,增加收入。
20xx年7月,荣昌县委、荣昌县政府对管理有方、经营良好的“怡馨林书屋”授予“荣昌县优秀微企企业”。
今年7月13日,经荣昌团县委牵线搭桥,晏永红和汇宇集团签约,她要在荣昌汇宇小商品批发市场再开一个微型企业。
作者:蒋方舟
我在大学一年级那年,毫无悬念地把自己吃成了一个胖子。
不是那种巨大的胖子,而是比标准体型重了15斤。于是,我的整个大学生活变成了电影《蝴蝶效应》系列,那只蝴蝶重达15斤。
首先,我皈依了减肥。我可以整整一天滴水不进,然后第二天中午,一个小时之内连续去三个食堂吃午饭,每次都是两荤一素一两米饭加大瓶可乐,像是一个人孢子分裂出了三个暴食症患者。其次,因为要么饿得百爪挠心,要么撑得寝食难安,我变成了一个昼夜颠倒的人,再加上觉得自己很邋遢难看,不愿意见人,便逃掉了很多课。再次,逃课的空虚让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网购,击败了全国90%以上的电商消费者,和快递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买的衣服又穿不进,羞愤难当,继续皈依减肥。
总之,那是我非常不快乐的几年。因为难以接受自己,所以蜷缩着,拒绝他人。
我很久之后才知道,人用来自憎的大脑边缘系统,在童年时候就已经形成。可用来开导自己、原谅自己、使自己变得强大的智慧,却往往在我们本该成熟的年纪,依然不具备。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是脆弱的、敏感的,容易受他人影响的。而对正在年轻着的一代来说,这个挑战却非常艰难。
电影《楚门的世界》提出了一个假设,以及相应的解答:当一个人活在所有人的窥探之下,他应该怎么办?答案是,他逃走,获得自由。然而,如果所有人活在所有人的窥探之下,那又该如何逃避?这不是假设,而是正在悄然发生的现实。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朋友圈、微博、贴吧、个人九游会网址最新主页上展现自己的生活,同时,也在同样的平台上窥探他人的生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评估他人,同时,也在接受他人的评估。“个性张扬”只是狐假虎威的外衣,为了掩饰自卑与自恋此起彼伏、相爱相杀的脆弱。我们羡慕嫉妒着他人,也努力把自己的生活修饰得让他人羡慕嫉妒。
我们对他人的意见过于敏感,无法忍受不被“点赞”的人生。
可是,总有一天,我们要站在镜子前,发现我们并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那个有趣、可爱、有吸引力、有能力的人。那时,你还会喜欢镜子里的自己吗?或者,镜子里的你,还喜欢自己吗?
这个世界是否称赞你、羡慕你、爱你,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不断膨胀的谎言。关键的问题在于,你是否对自己足够诚实,并且接受诚实之后的不完美?
我偶尔去大学讲座,每次交流的环节都会遭遇“怎么办”的问题:“理想与现实有差距了,怎么办?”“兴趣爱好和解决温饱矛盾了,何去何从?”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可是,人生的路啊,你没走怎么知道窄不窄?这些痛苦的疑惑,都只是指着地平线以外翻过两个山头还有十里路的地方,询问那儿是否有一片荆棘。
真正的矛盾,并不在于什么“理想”与“现实”,而在于人的不安与胆怯:既要得到路终点的奖品,又不愿去走那条路;既要去爱,又害怕爱所带来的混乱与伤害。
失去的痛苦、被拒绝的痛苦、被伤害的痛苦、分别的痛苦,它们如此显眼地横在前行的路上,让人想逃遁到那个充满了“赞”的虚幻世界里。然而,我们是人,走在一条从摇篮到坟墓的路上,年轻在途中,老在途中,必须和真实的世界发生联系,而不是兀自为尚未发生的事情而恐惧;必须和真实的人发生各种关系,而不是如一座座只能遥望的孤岛。
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痛苦,它们有时会让我们更加强大。就像令我们受益最多的人,往往并不是良师益友,而是那些曾经努力伤害我们但最终未能如愿的人。
时代让人变得更敏感,但人难以逆转时代的变化,只有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并不是指嘲笑同时代者,或是自我放逐到无人之境,而是趁年轻,输得起,去经历,并且让一切愉悦与不愉悦,都能够滋养内心,产生沉稳的判断力。
坚持自我的前提是找到自我,这样才能够抵抗住琐碎生活对人的消磨,同时抵抗住敏感,抵抗住敏感带来的恐惧与动摇,更为柔软而坚韧地活在当下,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
作者:陶方宣 桂严
随时代的消失而消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鲁迅从教科书上悄然消失。一代大师随着时代的起伏而消长,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总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这让我想起鲁迅曾经说过的话,他说:“希望我的文章随着时代的消失而消失。”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他对他的手稿一直不珍惜,用过的原稿都拿来当手纸。许广平看不下去,暗地里替他收藏,他知道后也就笑笑算了,不以为然。他希望死后人们不要纪念他,临终前一再叮嘱许广平:“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他知道“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大时,他已经变成傀儡了。”即便面对死亡,鲁迅也最后一次显示他作为大师的超乎寻常的警醒与智慧。可能他早已明白,他的一生注定要成为一个标牌。
捋着鲁迅这根苍老的古藤,一路弯弯曲曲疙疙瘩瘩,还伤痕累累,像一条蛰伏的巨蟒一样纹丝不动,幽幽的目光洞若观火,时不时还吐出毒辣的信子。所以鲁迅能写出《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这样直捣中国人病灶的惊世之作实在不奇怪。在民国那样摩登又开放的年代,除了鲁迅,谁能写得出这样的杰作?没有,不可能有——邵洵美、徐志摩、胡适之之类?太西化太洋派,年轻的他们还号不准中国的病脉。王国维、章太炎、辜鸿铭之流,太过于传统与保守,只知道发出九斤老太似的“一代不如一代”的咒骂。
只有鲁迅火眼金睛残忍刻毒,把中国腐败之躯上寄生的癌细胞解剖得一清二楚。生命永远不能承受之轻,一定要经过烈火的焚烧,你才有可能凤凰涅槃。鲁迅的超人清醒得益于命运熔炉两次的淬火:一次是祖父因为行贿导致破家,让他一个跟头从天堂摔进十八层地狱,各色人等的丑态百出让他头一次尝到人生的血腥与命运的惨烈。另一次是与朱安的婚姻,这个名存实亡的婚姻让他活得生不如死。一个要做圣人的人,结果活得像块石头,不打麻将、不逛戏园,当然更不逛窑子,甚至也不交朋接友。
这时候他已经40岁上头了,自嘲为“老头子”,成天就是关着门抄抄古碑、翻翻旧书,打算了此残生。为了压制性欲,甚至大冬天只穿一条单裤,不盖新被子。能量从来都是守衡的,这自然铁律也适用于个体生命:这里有强烈的压抑,那里必定要有一个强烈的喷发。在鲁迅来说,他的表现就是痛骂,遇谁骂谁逮谁灭谁。他说过这样的话,“到死也一个都不宽恕”,“活着就是要让他人不舒服”——因为人生首先让他不舒服。
鲁迅自己也不知道,这其实全都是命运在布施障眼法,让他生不如死痛不欲生之后,写出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发韧之作,一下子成为文坛旗手。当他拥有了主动权之后,他在日本结识的那帮子革命者左右了他的人生之路:邹容、章太炎、孙中山的影响让他理所当然地选择了与毛泽东合作。他的理想是要建立一个没有人吃人、人压迫人的公平社会,毛泽东无疑是他最好的九游会网址最新的合作伙伴——幸与不幸都从这里开始,包括他后来被捧上天,也包括他现在被接下地。
历史的无情与公正在于,它有它的价值观与坐标系,它不受任何人为的力量所操纵。江河横流泛滥成灾之后,总有一天会海晏河清水落石出。现在,真的应上鲁迅自己的话:“希望我的文章随着时代的消失而消失。”曾经红得像红太阳一样的鲁迅,如今终于到了日落西山的时候,这太正常。再红的红太阳,其实都是要落山的。朝阳喷薄而出那一刻,注定了它将会日落西山,世间的规律就是自然的秩序,没有力量可以改变。鲁迅终于随着那个左倾时代的消失而慢慢消失。消失就消失吧,世间毕竟存在过一颗伟大的、思想者的头颅,还有他塑造的一个不朽的人物:阿q。鲁迅可以死,但是阿q这个人物不会死,它将一直活在我们中间。它就是你,就是他,就是我。
作者:潘虹
20xx年了,每到这一天,我总觉得冷。
这来自心底来自骨髓的寒意,是20xx年前,我第一次迎面遇见死亡时,他留给我的。
前天,是父亲的忌日。可真正让我感知到死亡的,是20xx年前的今天,在火葬场的门口。
前一天的晚上,当我听到爸爸死讯的时候,心里就好像有一个结被松开了。我没有哭。我平静得不像他的女儿,甚至不像一个孩子。
作为一个二类右派的女儿,作为一个老是听大人们悄悄议论着哪一个相熟的叔叔伯伯阿姨又没了的十岁女孩,冥冥中早就在等待着一种模糊而又清晰的可怕的东西,早就知道自己的家总有破碎崩溃的那一天。
那个晚上,结果来了。这就是结果。一个预料中的结果。
可是,尽管听过那么多的死亡,有过那么多的准备,当死亡真正降临在自己的身边,发生在自己亲人身上的时候,总会留下一些特别深刻的东西。
对于我,那些天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逼真那么鲜明地印在我的记忆里,连一个细节也不会忘记。
那个夜晚,煤气炉的水壶上温着一碗蛋炒饭,那是留给迟迟未归的母亲的。早已过了晚饭的时间,妈妈却连人影也不见,也没有请人带回一个她要晚归的口信。我带着妹妹和外婆面面相觑。谁也不敢问,会有什么事发生。可谁的心里都有预感,一定有什么事已经发生。
十一点多了,妈妈才回来。表情里没有什么异样,只是一件本该是淡灰色的夹衣,肩头已被屋外霏霏的冷雨淋成了深灰色。
我端蛋炒饭给她吃,她动了动筷,就打发我去睡。我刚一转身,她就对着外婆哭了。
她说爸爸死了,是自杀。昨天,吃了过量的安眠药,死了。
她说她今天去了火葬场,想最后看他一眼。她在雨里站了很久,可他们不让她进。他们要她划清界限。
她回头来对我说:明天我也不能去,你给你爸爸送点东西去好吗?
好的,妈妈。我去。你别哭了。
我回答得那么冷静,连今天的我回想起来都有些诧异。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妈妈就把我叫起了床。
她打开爸爸的箱子,拿出套蚕丝的本白西服,一件白衬衣,一双相拼皮鞋,一双袜子,打成一个包袱,让我带去。她往我兜里塞了三十元钱,那是用来收爸爸骨灰的钱。
然后,她送我上了43路公交车,把我交给了售票员。
火葬场的门口,全都是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全都和我一样,手里提着个包袱。没有一个大人,只有替他们的父亲或母亲来承担一个结果的孩子们。
看门的老头向我招招手,示意我过去。
我走到他跟前,他问我,“来看谁?”
我默默递上死亡通知单。他接过去。看一眼通知单,又看一眼我,说,等一下,就转身进去了。
他进去了很久,寒气就一点一点侵袭了我的全身。
他终于出来了。第一句就问我有没有给爸爸带袜子。他说他一个脚光着。
我说带了。
“胸前吐得一塌糊涂,吃药死的,是不是?”他又问。
我点点头。
他停了停,又对我说:“回去不要告诉你妈妈,你爸爸的一个耳朵被撕下来一大半,挂在脸上呢。”
这一瞬间,我忽然觉得,爸爸死了,这是解脱。虽然那时的我根本还不懂得苦难的准确含义,也不懂得忍受苦难是一件多么不易的事,但我的心里对生和死就有了一种极具体的感觉。
与其那样活着,不如这样死了。
这一刻,我懂事了。
我把钱递给他。他拍拍我的头,说:“回去听话一点。”我点点头。
我觉得,那种感觉,不像是一个老人在关照一个孩子什么,倒像是两个大人在达成一种默契。
高高的烟囱雕着龙,矗立在阴霾的天空下,真丑陋。浓浓的黑烟时不时地“轰”一下冒出来,在料峭的春寒里,逐渐飘散,变淡。
我一路走,一路扭着头看它,心里就想着回去要听妈妈的话,别做任何让她失望的事。
父亲的死给我的不是悲伤,而是悟性。
他的死,使我一下子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年龄,甚至超越了痛苦。但也就在那一刻,我彻底失去了我的童年。这样一种生命层次的飞跃,使我比同龄的任何一个女孩子都更成熟,更知道怎样打理自己。因为我知道,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少给妈妈添麻烦。
于是,就有了一个十岁的小女孩,捧着她父亲的骨灰盒,一个人坐硬席火车,从上海到哈尔滨,整整三天两夜。为的,是要替她的母亲送她的父亲回他的老家。
第一次出门,我什么都不懂,连害怕也不太懂得。只知道,这条路我一定要走到底,一定要把妈妈交给我的任务完成好,一定要把爸爸送回家。
北方的四月,一切都是冰冷的。
松花江是冰冷的。哈尔滨是冰冷的。父亲的骨灰是冰冷的。小女孩的心也是冰冷冰冷的。
哈尔滨,这个我生疏的城市,这个与我的生命有着一份无法割舍的亲缘的地方,让我冷得彻骨。
这种感觉,一直要到很久以后,因为拍戏常常重回哈尔滨,才慢慢暖和起来。
我一直觉得人的一生其实就考虑两大问题,爱与恨,生与死。其他的一切问题都是依附在这两大主题上的。尤其是生和死,它们的来与去,都由不得我们。我们只好主宰生和死之间的那短短的一段时光。活着,就活好它。
可是,一个人要活得有尊严,要死得有尊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先来看一段华罗庚的语录:
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华罗庚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华罗庚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
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华罗庚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促的,如果我们要把短短的生活过程使用得更有效力,我们最好是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华罗庚
华罗庚的故事:
从文明之火初燃的那一刻起,数学就与人类相伴.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列出了88位古今数学伟人,华罗庚就位列其中.
初露锋芒
19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他刚入校的时候,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平庸、低能”,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击这种偏见!从此,华罗庚全身心地钻到数学里,如同着了魔似的.他的脑袋里装满了数学公式,攻克数学难题成了他最大的乐趣.白天,他连走路时都在思索着解题方法;夜里,他守着小油灯不知疲倦地演算着……就这样,华罗庚攻下了一道道难题,并从中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勤奋成才
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他已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辍学之后,更懂得用功读书.可怜的是他只有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从老师那儿借来摘抄的50页的微积分.
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习.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习题.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 “罗呆子”.
他的志气与行径,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阻力愈大,反阻力也愈大;困难愈多,克服困难的决心也愈坚.没有时间,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没有书,也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
身残志坚
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经过了几年的自学,华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一开始,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原因是他写的问题已被国外某个专家给证明过了.这反而使华罗庚增添了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惊奇不已,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天才出于勤奋
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诫.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不慕虚名求真学
1936年,华罗庚26岁,由清华保送到英国留学,就读的是最著名的剑桥大学.数学首席教授哈代托人告诉华罗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需要一年专心研究一个问题,但华罗庚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他放弃了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在剑桥的两年时间写了20篇论文.论水准,每一篇论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 他提出的一个理论被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改进了哈代的结论,哈代说:“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华罗庚被认为是“剑桥的光荣”!
在剑桥大学的两年中,华罗庚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其中包括《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这篇有名的论文.按其成就,已经越过了每一条院士的要求,但在剑桥他从未正式申请过学位.他拥有的唯一一张文凭,就是初中毕业文凭.
爱国情深
1938年,抗日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到西南联大与同胞们共患难.清华大学的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晋升为大学教授.
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1950年,祖国解放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
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还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他的名字已载入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名人真实的励志故事
2.古今中外名人励志故事
3.名人励志故事大全
4.励志故事:中国历史上十位大器晚成的名人
5.名人短篇励志故事100字
6.关于学习的名人励志故事
7.中外名人励志故事大全
8.名人励志故事:孟非励志故事
9.中外名人励志故事精选大全
1953年,美国一位青年还沉浸在做父亲的喜悦里,可不幸悄然来临,他不满四岁的女儿因患白血病医治无效离他而去。
女儿的离世让他无比恐惧白血病,甚至谈血色变。多年后,他才从噩梦中走了出来。因为深知一个家庭在面临白血病时的无助和痛苦,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恐惧无济于事,恐惧不如改变”。而他也开始以行动来改变这一切。
1998年,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的“罗宾·布什儿童诊疗中心”成立以来,救助了成百上千的白血病儿童。
2004年,他以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八十大寿——在3900米高空表演跳伞,募捐资金以救助更多白血病患者。自1998年罗宾·布什儿童诊疗中心建立以来,他已经为罗宾·布什儿童诊疗中心筹集了5000多万美元的资金。
2013年,89岁的他只能坐在轮椅上,但并没闲着。有一天,他突然剃了个光头,他朋友的孩子罹患了白血病,因接受化疗掉光了头发,于是他也加入了光头行列,以鼓励孩子勇敢面对病痛。他抱着患病的孩子说:“我们都是天生的光头党,小宝贝,你要好好治疗哦。”
他就是美国前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用一生去关爱白血病儿童的人。他用大爱感动着世间每一个人,他的爱也永远不会老去。